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关于我们>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历届理事会>二届三次理事会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关于授予马正述等38人光彩事业奖章的决定

发布时间: 2003-09-27

(2003年9月18日会长会议通过)

 

  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提名推荐,本会评审决定,授予马正述、王茂祥、方小文、车建新、田友海、史贵禄、齐清、闫希军、刘忠元、刘永行、伍跃时、米恩华、朱奕龙、朱治国、李河军、李金元、杨铿、宋佳诚、张朝阳、张文中、陈明金、吴鹰、吴瑞林、吴俊保、林树哲、周小弟、周福仁、胡成中、南存辉、徐桂芬、黄宏生、黄如论、梁国坚、梁亮胜、韩伟、韩长安、潘会滨、薛方全光彩事业奖章,以资表彰。

 

附: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事迹简介

 

 

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事迹简介

(共38人)

 

马正述 云南省鸿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集团下属的绿宝产业开发项目、红瑞柠檬开发项目、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分别被列为2000年、2001年、2002年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与缅甸、老挝合作开发国际禁毒替代产业,替代种植面积计划发展到30亩,并逐步将种植替代发展为经济替代;成立了光彩事业的专职机构-云南鸿宇集团光彩事业基金会,进一步推动了光彩事业的发展;成立了云南首家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云南银潮老龄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多次老年人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助学、助老、助贫献爱心活动。

 

王茂祥 中华茂祥集团公司董事长

 

 

  1999年收购通化市联合化工厂,安置下岗职工750余人。2000年在集安市六个乡镇开辟了万亩葡萄园基地,形成2000吨原汁贮藏生产能力,使当地农民增收6倍。又投资100万元在通化市周边地区开辟千亩黄芪、党参种植基地,形成年产黄芪、党参2500吨的生产能力。2002年公司投入4946万元,建成中药材摄取中心和12条生产线,形成生产中药、化药8大系列44个品种的生产能力。

 

方小文 广东省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光彩事业的发起人之一,该公司在光彩精神指引下,1998年实施开发西部计划,与"内蒙古恩格贝治沙综合示范区伊盟恩格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铁路局多种经营总公司"组建了"内蒙古恩格贝鸵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库布其沙漠联合建立鸸鹋养殖基地,利用鸸鹋的优质有机肥种植苜蓿草等,进而有效地改造沙漠。1999年开始,该公司实践"奔康工程",对蓝孔雀、鸸鹋的养殖加工进行了新的尝试。在公司+农户基础上,配合基地与产业加工,保证了生产效益的提高,至今已发展到广东16个贫困县中的6个贫困县,从2000年到2001年带动农户2500户,2001年到2002年带动农户3700户,今年上半年带动了农户1460户,最终实现帮助农民致富的目标。至今,该公司在区域性布局、专业化生产、拓展销售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特别在良种工程、饲料工程、防疫工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可开发产业有绿色食品、功能饮料、保健品、皮革制品各系列。

 

车建新 江苏红星家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多年来,随着红星各大连锁市场在全国各地的兴办,相继共吸纳了6000多名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为繁荣地方经济、安置就业、保障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1999年5月,出资100万元成立"红星光彩助困基金",并在建立基金的当天便拿出6万元捐助120名轻、纺系统的下岗特困职工。近年来,共累计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2003年4月,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捐资100万元建造"江苏光彩世纪林",为国土绿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做出了贡献。

 

田友海 山东枣庄海扬编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2年在九江收购两家国有棉纺企业,投资2.6亿元,安置下岗职工1.6万名,当年纳税1000多万元。近年来,为帮助失学儿童以及贫困大学生累计捐助12万元,为当地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80万元。

 

史贵禄 陕西荣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以工补农,以工扶贫是该公司主要扶贫方式。几年来,公司投资1.5亿元,已建成总面积53000多平方米的数座商住楼和商办楼和占地196亩的经济实用住房数百套,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1999年,筹资1600万元,征用荒沙776亩,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起了陕北地区生态效益型草产品科技示范园一座、基地一处,带动了榆林市属三县一区9个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共投资5000万元,为政府分忧排难,收购兼并国有企业两个,安置下岗职工510人;捐资200多万元,为贫困农民建光彩小学、打井、架电、修路、赞助贫困大学生,办了30件利国利民光彩之事。

 

齐清 北京柯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陶乐县投资建沙荒地野生沙芥人工种植及产业化推广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8000万元,进行1万亩野生沙芥人工驯化推广种植及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现已投资920.2万元。项目实施以来,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实施沙漠大面积开发,建立生态基地和加工厂,形成"科技-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为西部农民就业、致富开辟了新的道路。目前公司直接安排就业260人,每年春季种植、夏季田间管理、鲜菜及种子采收加工环节使用的劳动力多达3000人次,使每户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500-2000元。通过生态治理,直接保护3万多亩农田草场,减少沙荒地10万亩,取得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综合效益。

为促进光彩事业的发展,1997年,向中国光彩会捐款100万元;1998年抗洪期间,向灾区捐物30万元;2000年向上海癌症患者捐款30万元;2002年与新疆慈善总会联合实施了"拥有健康生命,共享奥运圣火"爱心捐助工程,到目前已捐物100万元。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向国家一线医护人员捐物折合人民币480万元。

 

闫希军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天士力集团累计投资1200万元,于1999年正式组建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产由1999年的1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760万元,年实现利税由18万元增至200万元,人均创利税10余万元,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733.44%。天士力商洛药源基地的建立,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带动了7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带动了商洛地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快速发展。

 

刘忠元 内蒙古元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该集团拥有资产4亿多元,员工2000余名,其中管理人员180名,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共8个。集团参股伊利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公司的第六大股东。集团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被全联和劳动保障部授予"就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会员企业"。2002年,公司加大了光彩事业实施力度,总投资过亿元,创办了托县供水工程和元和家美建材超市。

 

刘永行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4年4月,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支持下,希望集团代表与另外9家民营企业一起,发出了旨在扶贫的"光彩事业"倡议。至2000年12月,希望集团共投资2亿元,投资实施了13个光彩事业项目,捐资2000多万元兴教办学,向社会各界捐款计1400万元。2002年2月,东方希望集团投资15亿元,进军第二主页-山东信发希望铝业,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光彩事业项目之一。2002年10月,投资100万元参与西部大开发,在包头建设100万吨电解铝和2720MW的热能发电机组。2003年6月,在河南渑池投资45.9亿建设105万吨氧化铝项目。

 

伍跃时 湖南沐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湖南沐林集团是以健康食品生产、销售为核心产业,并涉及房地产开发、证券投资、探险旅游、创业投资等产业的企业集团,总资产规模达1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8.2亿元人民币。其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兴建的湖南沐林现代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生产符合现代食品发展方向的营养早餐食品,公司被湖南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赞助15万元,在湘西古丈县兴建1所光彩学校。积极响应光彩事业的号召参与贫困地区开发,投资的产业向农产品深加工倾斜,属下的沐林食品公司转化粗杂粮20000吨,在湘西凤凰县高山无污染地区建立了第一期5000亩的农产品原料基地,以高出市场价30%的定价收购无公害原料,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同时从源头做起,为广大消费者生产天然、安全、营养、卫生的食品。2003年3月,沐林集团通过中国光彩会向江西井冈山、湖南湘西等地中小学捐赠1000万元营养早餐食品,并发出"健康从早做起,健康奔小康"倡议,以实际行动倡导科学生活,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米恩华 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米恩华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救灾,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3000多万元。为促进新疆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投资3亿元在库尔勒市建设"新疆华凌综合批发市场",有效地拉动了当地的经济,促进了就业;以教育扶贫为前提,以项目推动为契机,在和田等地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工程,收养孤儿152名(其中92%为少数民族儿童),投资数千万元安排孤儿生活,建设华凌学校,并将最终收养孤儿500-600名,并拟在和田县建设市场,开发项目,和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乡开发"城乡手拉手,共同奔明天",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朱奕龙 宁夏银帝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从浙江到西部地区创业,在宁夏创办银帝公司。该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装饰设计、工贸、型材制造、建材生产、石油开采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总资产1.2亿元,仅去年一年就向国家纳税1200多万元,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2000年,投资3000多万元在贫困地区泾源县吊庄芦草洼兴建恒丰不锈钢型材制造公司,引进年产3000吨不锈钢型材生产线,产品填补了西北五省区的空白,不仅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龙头作用,而且解决了300多名贫困青年移民的就业,从而带动了300多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自2000年至今,共出资240万元在同心、泾源、盐池等贫困县、区兴建"奕龙光彩小学"11所,而且承诺今后每年在贫困地区兴建2所光彩小学,以实际行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近一年来,他还出资50万元为全区光彩小学订阅报刊杂志。前不久,该集团公司又中标兴建银川北塔公园和光彩林,该项目占地2220亩,预计投资4亿多元,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休闲娱乐等高度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朱治国 河南斐蒙达集团董事长

 

 

  朱治国同志是河南省最早发起和参与光彩事业的企业家之一,自1994年7月以来,为带动西部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先后投资1970.6万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通过独资、合作等方式经营企业,安置贫困人口、残疾人员、下岗职工、待业青年1567人就业,培训制革技术人才345人;特别是斐蒙达集团甘肃宏良皮业有限公司自1997年7月投产以来,到2002年底,总资产达到6370万元,安排当地回、汉、撒拉、蒙古族等356人就业,其中贫困家庭人数180名,人均年工资7000元,使200多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入从190元提高到450元,年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上缴税金265万元,占甘肃省广河县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成为当地的财政支柱产业,得到甘肃省各级领导和当地各族人民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出资422.5万元,用于新疆和田县打井、郑州及广和县大清真寺修建、1998年抗洪抢险等社会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李河军 华睿集团董事长

 

 

  华睿集团是以绿色能源为主业,房地产开发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等为辅业的大型产业投资集团,从96年开始涉足能源领域,以较高的资本运作能力成功购并了一批小型水电站,同时还投资建设了几个中、小型水电站。如广西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计划于2006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目前已安置当地人员就业229人,该工程的建设对广西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桂东南和梧州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集团热心光彩事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今年8月,为丽江地区捐款500万元,为库区建立光彩学校。近年来,已累计捐款2000余万元。

 

李金元 天津天狮集团总裁

 

 

  该集团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的跨国集团,拥有国内外员工3000余人(公司员工),解决下岗职工63000余人(直销业务员)。近9年来,天狮集团累计上缴税金5.34亿元,仅2003年1月-8月已交纳税金7000多万元。同时,公司坚持外向型发展战略,目前天狮产品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较去年成倍增长。2002年创汇800万元美元,仅今年1月-8月已创汇1600万元美元。2003年,响应天津市政府号召,在天津投资天狮工业园区、天津市食品街改造等数个项目,总投资额近5亿元。在今年的抗击非典斗争中,李金元先生通过本会向全国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捐赠了30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4200万元增强免疫力、抗非典保健药品。

 

杨铿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该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008亿元,企业总资产21亿元,净资产12.6亿元。2002年销售收入20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5235万元。现有职工1900人,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16800个,投入光彩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款项已达3600万元。1998年投资2800多万元在成都贫困县金堂建设扶贫工程--金州商厦。该工程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2001年承诺3年捐资100万元援建甘孜州康定藏文中学,目前已捐款60万元。

 

 

宋佳诚 海湾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该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九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新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奖"。1994年以来,公司累计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近80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员300多人。2001年参加了中国光彩会甘肃酒泉召开的光彩事业国土绿化项目现场会,捐资20万元,建光彩事业河北林200亩。2002年支援丰都县工商联现金和实物,帮助他们完成搬迁工作。

 

张朝阳 搜狐爱特信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搜狐公司充分利用其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和张朝阳的号召力,利用各种形式为国家的公益事业服务和大力宣传,主动为从事公益和公众服务的机构和专家提供必要帮助或直接发起或参与。如:2002年应全国工商联邀请,为光彩事业官方网站设计制作了主页等。2003年4-5月,投入120万元人民币,全力赞助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张朝阳作为副队长亲自到第一线,中国队成功登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斗争,胡锦涛总书记拍发贺电予以祝贺;6月抗击非典斗争即将全面胜利之时,张朝阳发起并参加"中国精神"长城放飞风筝活动。

 

张文中 北京物美投资集团董事长

 

 

  运用现代流通技术,积极参与国企改革。累计运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传统国有商业网点270余家,使改制企业经济效益取得成倍增长。2003年4月,物美又与天津商业签定全面合作协议,参与改造天津1000家国有商业网点,全面推动深化天津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于2002年荣获第九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积极参与再就业工程,妥善安置国企职工。累计接收7700多名国企职工。1999年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流通领域唯一的"再就业明星企业"。

  积极参与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2002年,物美集团与安徽南翔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投资18亿元,兴建蚌埠光彩大市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150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解决就业3万余人。2003年,物美集团正在与非公企业联合开发泰安光彩大市场,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120亿元,实现就业2.5万人,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积极参加抗击非典斗争。在张文中博士的领导下,物美集团坚守商业一线岗位,全力保证首都市场供应,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物美还捐赠了200万元抗击非典急需物资,被评为全国统战系统和商业战线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陈明金 澳门金龙集团董事长

 

 

  陈明金先生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多次为内地的贫困地区及光彩希望小学捐款,合计人民币1450万元。在今年的"非典"期间,陈明金等十位澳门知名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以"一群澳门居民"的名义,向北京抗击"非典"一线捐赠十部西门子呼吸机,价值230万元港币。

 

吴鹰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带回人才、带回管理、带回技术、带回资金"是吴鹰及其伙伴的创业理念。自1995年成立以来, UT斯达康在中国已累计投入30多亿人民币,在华成立了四个研发中心、二十多家分公司及办事处,中国员工三千多人。同时在美洲、欧洲及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以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专业服务拓展全球市场。目前,UT斯达康已成为世界上无线、宽带、IP软交换等领域的佼佼者。UT斯达康一贯诚信纳税,对国家综合税收贡献达几十亿,仅2002年度就为国家贡献综合税收13.81亿人民币。

  UT斯达康积极参与国家西北和贫困地区的开发,在重庆投资建立了生产基地,为西部地区的通信建设做出了贡献。自2001年加入"光彩事业"以来,UT斯达康公司及总裁吴鹰多次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如:2001年7月,UT斯达康向人民医院捐赠7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高端医学设备;2002年8月,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吴鹰捐款300万人民币,用于四川抗洪救灾赈灾工作;2002年8月,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吴鹰捐资300万人民币,在四川省建立了15所光彩希望小学。小灵通的发明者,UT斯达康积极投身抗非典活动,捐助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至今,UT斯达康公司已连续14个季度完成并超过华尔街预期。2003年4月,美国《财富》杂志将UT斯达康评为"全球25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2003年6月,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成长最快企业"中,位列第33。

 

吴瑞林 广东惠州侨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以"招工扶贫"形式,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在安排中西部及省内贫困地区劳动力及残疾人就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侨兴3841名员工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有2535人,占总人数的66%;来自省内贫困地区的有806人,占总人数的21%;从而使3341个家庭受益,他们平均每人每年给家里寄回3000元,每年共计从侨兴汇出1002万多元。2000年侨兴主动配合三峡搬迁工作,安排200名到广东安居的三峡移民就业。2000年6月,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方位实施社会保险政策,吴瑞林率先为全体职工购买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事业保险,率先实现三个100%(即参保率、缴费率、发放率100%)成为了省内第一家实现社会保险全员全保的民营企业。吴瑞林热心公益事业,11年来共向国家及社会捐赠达3098.94万元。

 

吴俊保 安徽省新华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

 

 

  该集团1988年创办,以教育和房地产为两大支柱产业,现拥有资产3亿元,职工近2000人。下属合肥新华学校、安徽新华学院、安徽新华房地产公司等经济实体,业务涉及教育、科技、职业培训和房地产开发诸多领域。多年来,积极参加光彩事业活动,捐资助学等总计超过100万元。自1994年以来,在北京、南昌、合肥、济南、长沙、贵阳和昆明投资设立的16所新华院校(含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先后为126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为近千名下岗职工免费培训计150万元。企业还帮助解决了近700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为当地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树哲 香港南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项目扶贫,增强造血功能。1994年4月,在福建闽北山区大田县开办"南华纺织有限公司大田分厂",安排300名工人就业。随即投资2500万元港币,注册成立"南湖纺织时装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化厂房8800平方米,引进设备1000多台。1999年大田分厂进入新厂区,安排工人1400多名,工人月平均工资600多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为大田县的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扩大出口等作出了贡献。南益集团还投资2084万元港币,在闽南、闽中、闽西等地山区开办分厂20多家,安排农村劳力约4000人。捐赠巨资,赞助教育事业。几年来,南益集团斥资1.6亿多港元,捐助贫困山区各级学校150多所,捐建教学楼、设立奖学金等。扶老济困,关心困难群体。1994年4月,南益集团向泉州市各贫困乡村捐赠扶贫服装10万件,价值数百万元;1998年,捐赠长江水灾救灾钱物100万元;2001年2月,带头捐赠港币100万元,在泉州发起组织了泉州香港慈善促进总会等。

 

周小弟:上海周氏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该公司职工600多名,注册资金1.2亿元,总资产数亿元,年产值亿元以上,每年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周氏集团多次名列上海私企百强之一和先进企业特别奖。1996年,筹资5000万元,创建集餐饮、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新世纪国际俱乐部,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又将国际俱乐部改建为第一妇婴保健院,为浦东妇女生育创造了一流的环境。2001年投资3. 6亿元,建造教育区域320亩的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目前首期规划已在南汇区惠南镇现代科教园内落成。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积极拓展香港市场,开设晓胜实业公司,美国亚美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把房产、贸易、餐饮业扩展到海外。周小弟致富不忘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已累计捐赠近3000万元。前不久,为三峡光彩小学捐赠30万元,为抗击"非典"捐赠500万元。

 

周福仁 辽宁西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西洋集团是以耐火材料、复合肥、钢铁、铝业为四大支柱产业,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企业现有资产30亿元,员工7000多名。

  西洋集团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累计投资达10多亿元,主要光彩事业项目有:1997年为解救濒临倒闭的锦州硫酸厂,西洋集团跨市投资1亿元,大胆租赁该企业,成立锦州西洋特肥厂,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兼并贵州宏泰化工总厂,成立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投资9亿元建成中国最大的硫基复合肥生产基地,同时带动当地7个专业市场重焕生机;2002年又投资500多万元买断已经倒闭的海城钢厂。

  周福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投资修路、抗洪救灾等累计捐资达2200多万元。安排就业和安置下岗职工2000多名。

 

胡成中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

 

 

  真诚回报家乡、社会,为国家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胡成中的领导下,德力西不断发展壮大,解决了1300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为国家创下数亿元的税收。近5年来,通过扶贫济困、支持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等先后捐献了6000多万元,并投资500万元用于环保事业。2002年,在成立浙江省教育基金中捐款1000万元,在筹建成立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中捐款2500万元,成为了捐献额最多的集团。

  积极倡导社会责任感,热情投入西部开发和国企改革。胡成中率领德力西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在参与国企改革和西部大开发中,解决了6000多国有职工的劳动就业。如1999年投资2.5亿元整体并购杭州西子集团,负责安置该集团全体职工和离退休人员2100人,现西子公司已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南存辉 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领导的正泰集团先富带动后富,响应中央统战部的号召,积极投身于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建设,先后在新疆、江西、陕西、安徽等地投资7500万元,致力于当地经济发展。正泰集团积极回报社会,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扶贫救灾、军民共建、防洪海堤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2003年年初,捐资2000万元,倡导成立了由南存辉担任会长的全国首家民营企业扶贫组织-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该集团在"非典"期间早宣传、早教育、早部署,制定了防治非典管理标准,投入近100万购买防非药品和器材,采取一切果断措施预防非典的侵入,确保了正泰集团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一手抓预防非典不放松。此外,正泰集团还捐资20万元支持当地政府抗击非典。

 

徐桂芬 江西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徐桂芬同志系南昌市食品公司下岗职工,下岗不落志,上岗创新业。1993年她自筹资金创办了"南昌市煌上煌烤禽社",历尽磨难,敢为人先,通过十年努力,她所创办的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集工、贸为一体,以加工肉食品工业为主的现代化企业,被列入全国肉食品加工业50强行列。该公司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共安置下岗职工3000多人。利用公司优势,大力推行"公司+农户"模式,与新建等四地签订养殖合同,养殖基地面积达35万亩,带动农户4.6万户,为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积极参加扶贫济困活动和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达800万元。

 

黄宏生: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创维集团是我国著名的显示技术产品企业。该企业在黄宏生先生的带领下取得巨大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6.58亿元,向社会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

参与光彩事业的主要事迹包括: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江西赣南光彩大市场,带动了当地流通业的发展;投资上海光彩市场300万元;为福建平潭县捐资100万元设立"创维教育基金";捐款50万元为贵州省赫章县希望小学;广东清远30万元希望小学;98年抗洪救灾,向中央电视台捐300万元,支援灾区;2003年出资1000万元启动"健康光明行"活动,救助西部白内障儿童,此举得到了卫生部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