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光彩人物

百褶裙上绽放民生之花

发布时间: 2018-08-03 来源: 人民政协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方式,帮助销售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的传统工艺产品,形成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多赢格局。这条路上,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带领“依文·中国手工坊”已经走过15年。

  近百条少数民族百褶裙绽放、上千款难得一见的民族手工艺术品、10多种非遗手艺体验项目、远道而来的手工匠人、有故事的深山绣娘以及她的孙女……当传承千年的中国工匠精神遇见更有温度的消费时代和生活态度,历史长河中的美一定会找到当下的知音。8月1日,在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由依文·中国手工坊发起的深山集市正式开集。这是城市与大山之间的艺术对话,也是依文集团醉心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展示。十多年来,依文集团为云、贵、川地区数千位绣娘建造手工艺术工作室、博物馆,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纹饰及传统工艺数据库,走出了一条既保护和传承非遗,又适度创新开发的指尖经济之路。

  ■■脱贫的信心

  从文化自信中来

  绽放的百褶裙素净古朴。已经当上奶奶的杨兴琴牵起身上的蓝染衣裙一角,向记者介绍,“我们衣服上绣的是女王的印章,裙子上是迁徙的路途。我们的女王战败了,什么都丢了,但我们不能把印章弄丢,所以我们四印苗的女人都会绣花、染裙,如果没有了这些,我们就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杨兴琴家住贵州省晴隆县格田组,竹林深处的这个小村落只有32户人家,每户都是四印苗一族。

  看到记者有兴趣,杨兴琴接着讲述:“你看这些圆圆的,是脚印,线条,是我们女王走过的路,这是河流。你看我们的河很平静的,没有风。我们女王期望我们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这个图案,代表女王在路上、女王住过的房子,裙子上的腰围就像是我们的地图……”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人出村打工,女人在家带娃、种地。杨兴琴告诉记者,直到有一天,有政府部门的人找到这个村子,让村子里能绣花的女人都去参加一个七天绣花培训班,杨兴琴这才结识了依文手工坊团队。她的绣工以及四印苗绣服的传说深深吸引了大家,杨兴琴最终成为依文手工坊的绣娘。今年,她带着孙女、外孙女第一次来到北京,向大家介绍四印苗,“我已经开始教这两个小娃娃绣花了。”

  杨兴琴的故事,在全国各地应该有许多版本。或许他们还有共同的特点,大多数处在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偏僻,现代文化影响十分有限,同时又是多民族聚集区域,因此能够较为完整地保留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全部都属于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虽然贫困,但这些地区的非遗资源十分丰富。

  “她们的文化多美,她们的双手多巧。贫困不应是她们的命运。”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女士感叹道。

  在她看来,一定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增强这些非遗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让文化自信激发她们传承的内生动力。

  依文集团是较早关注“非遗+扶贫”的企业。如今,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早就在依文集团发展的过程中实行。近16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找回8000多名绣娘;资助了13座村寨博物馆;开设了上百家家庭式绣梦工坊,帮助绣娘增加收入;收录整理5000多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并将这一完整的线上数据库系统,开放给全球美学创造者,让更多力量参与到中国创意、全球设计中来。

  夏华有句常说的话:“我要让这些贫困地区的绣娘不离村不离寨,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

  ■■文化传承与指尖经济相辅相成

  依文·中国手工坊的深山集市开集仪式,首先是四印苗绣娘的百褶裙走秀,之后是模特的现代服饰走秀。杨兴琴所介绍的印章以及线条,后来可以在模特的蓝调、横纹的纱裙上看到。深山集市走秀的压轴服饰,是一袭红裙,如一朵盛开的牡丹,热烈、奔放。服饰的点睛之笔,是前胸垂地的装饰绶带,纹样取自贵州地区的蝴蝶纹样,寓意吉祥如意。

  精美的现代华服与素朴的百褶裙,因为古老纹样而交集,它们的关联既有了历史的深度,又有了时代的温度。

  完成这一对接的,是依文集团的民族纹样大数据库。数据库不仅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非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而且在开发非遗衍生品的路上,依文集团已经起步。

  依文·中国手工坊数据库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的数据化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已初步成功接入国际时尚设计师数据库,全球设计师可以看到每一个绣娘的详细信息(包括绣法、工艺、传承故事等),并可即时选择下单,也可以使用纹样库里代表民族文化美学的各种纹样开展创作。在去年的国际时装周上,有近40场秀的设计师采用了纹样数据库中的纹样,近160位全球设计师参与到依文集团的“绣梦扶贫计划”中。

  非遗是难得的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开发三大课题如何侧重,如何拿捏他们之间的度,是非遗资源开发的难题。

  夏华的理解是,与其被遗忘,不如我们去应用;不如让我们把它带出大山。四印苗的女王印与女王裙传递着本民族勿忘来时路的执念,成为他们延续至今的文化。夏华告诉记者,她也有执念,“我们要用公益的心,商业的手法,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美化我们的生活。”

  依文集团的指尖经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2012年2月,原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

  依文集团从发现、创新、整理、运用四个角度来开展这项工作。如今,这样一场深山集市,是依文·中国手工坊的线上线下互动体验,据介绍,它已经为手艺人带来近百万元的订单。夏华说,这种深山集市还将西藏、内蒙古、四川等地以不同主题的传统手艺和特色文化呈现给都市,让更多近乎消失手工技艺被看见、被尊重,让更多手艺人获得收益,推动那些即将消失的美丽村寨恢复生机……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