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光彩人物

党彦宝:厚植家国情怀 勇担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8-03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胡静波

  “国家不支持、不倡导的坚决不做,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坚决不做,淘汰落后的产业坚决不做,对社会没有价值的坚决不做。”这是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多年来坚守的“四不”发展原则。 

  党彦宝创业20多年来,以“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为使命,坚持绿色发展以实业报国,积极投身教育扶贫、抗击疫情、医疗养老等公益慈善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脱贫攻坚、社会就业与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彦宝身为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同时兼任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务,扎根西部,深耕实体,绿色发展,不断追求企业更高的社会价值,矢志实业报国,诠释初心本色,奉献宁夏沃土。

  树立“煤代油”绿色发展标杆

  2006年3月,乘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党彦宝在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规划投资727亿元,开工建设了占地面积1.4万亩的“宁夏宝丰能源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这里也成为宁夏第一个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作为宝丰能源的总设计师,从项目规划之初,他就秉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集约化、清洁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路线,努力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目标。 

  “安全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是党彦宝经常讲的一句话,也体现在他的战略思想上。为了避免走上传统企业“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自项目规划建设之初,他就充分考虑“三废”治理,通过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相结合,能耗、环保等综合指标达到国内乃至国际行业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党彦宝在不断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产业的同时,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履行社会责任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主动参与黄河生态治理。他带领宝丰集团通过修复改良土壤、种植苜蓿、植树造林等一系列艰苦的生态修复工作,如今这里的16万亩戈壁滩已穿上了绿色盛装。 

  党彦宝充分发挥宁夏枸杞特色产业优势,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了万亩优质枸杞基地,并着力构建集枸杞种植、研发、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致力打造全国枸杞产业龙头企业。他还创造性地在枸杞基地上方建设了占地3万亩的1GWP世界级光伏基地,通过运用国际领先技术,光伏板会像向日葵一样逐光而动,较传统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高20%。在取得可观经营效益的同时,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的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守护了绿水青山。 

  目前,宝丰集团农光互补双就业通路每年用工约8万人次,当地群众每户从中可增加年收入4万多元。 

  如今,极目远眺,一望无垠的光伏电板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蓝色的海洋中闪烁的是新能源带来的绿色夙愿,光伏板下一串串红玛瑙一样鲜亮的枸杞,结出的是小康路上携手而行的希望,成为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倾情教育扶贫挖“穷根”

  “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生命的高度。”这是党彦宝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一个人的财富,超出个人需求之外,都是属于社会的。财富是身外之物,应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在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区,这片曾被贴过“不适宜人类居住”标签的土地,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贫穷是这里最大的“敌人”,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2000年,党彦宝事业上小有成就后,他就自掏腰包,专门为村里打了十几口深达300多米的甜水井,平均三、四家就有一口,这让村里人有了好水喝,也有了好地种。 

  随着企业发展的蒸蒸日上,党彦宝回报家乡的赤子之情也日渐浓烈。2011年他与爱人共同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燕宝慈善基金会,本着“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善始善终”的宗旨,每年拿出10%的企业利润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国家和地方脱贫攻坚之中。 

  2012年,党彦宝带领团队对宁夏南部贫困山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他发现这里贫困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长期处于低下水平。他决定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重点,开始对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9县区、5乡镇考上大学的学生全部进行资助,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连续4年,直至大学毕业,并对全区范围内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城市贫困户学生进行资助。 

  育人更要育心。党彦宝不仅给予孩子经济上的资助,更注重精神上的鼓励和鞭策。考虑到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较强,不愿意因接受资助而被戴上“贫困生”的帽子,感到低人一等。因此,他决定对这一区域考上大学的孩子,不分贫富、实施“全覆盖、无差别化”的资助,并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把资助变为奖励和鞭策。这样既有效解决了贫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又最大程度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点点滴滴,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流成河。历时10年,党彦宝持续实施教育扶贫并不断扩大资助范围,到2020年,已形成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4个县区、8个乡镇的大学生全覆盖资助规模,占全区80%的区域,已累计捐资22.83亿元、资助22.29万名宁夏贫困地区学生,惠及20余万个家庭,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受益群众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教育扶贫项目之一。目前已有12万余名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带领家庭走上了通往小康的幸福大道,许多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不仅如此,党彦宝的爱心和善行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使爱心和善念扎根于他们心中。一批批得到燕宝奖学金的学子们在校期间自发成立了“燕宝爱心社”,开展支教、环保、助老等爱心活动,用实际行动播撒爱的种子,传递社会正能量。 

  “只要我的企业存在,并健康地发展下去,我的公益慈善事业就要永远做下去,我还要把这份事业传给我的下一代,让他们一直做下去。”这是党彦宝一生铭刻在心灵深处的铮铮誓言,更是他身上的家国情怀,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的眷恋和感恩。时代呼唤责任,使命引领未来。党彦宝凭借坚守与执着、责任与担当,在西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树立了“实业报国、造福家乡、引领发展、奉献社会”的时代丰碑。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