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光彩行专题>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媒体报道
为了红色土地更红火——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活动综述
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六场招商推介会,2604.83亿元的项目资本涌向大别山;
访红色革命圣地,观革命传统教育片,500多名企业家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
富不忘本,饮水思源,2688.5万善款用于筹建村级卫生室,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11月10日,以“弘扬光彩精神、助推黄冈老区振兴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活动在红安举办。
这是传播光彩精神的盛会,也是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的课堂,更是携手老区共赴小康的生动实践。
走出去请进来,一对一点对点 精准招商助推发展
借力光彩黄冈行,招商捧得满钵归。“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启动以来,“走出去”成为引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我市在北京、深圳、昆山、太原、济南和呼和浩特举行了六场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集中招商推介会,联络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等地区1500余名企业家。
大招商格局,小分队作战。全市一盘棋,组成联合招商小组,统筹招商任务、共享招商信息、划分招商区域、通报招商进度;11个县市区共组织200多个招商小分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一对一”叩门招商,“点对点”项目对接。
走出去“说媒”的同时,请来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看亲家”。自去年11月份以来,市领导带队到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推介邀商活动12次,接待了东莞市湖北黄冈商会、陕西湖北商会、上海湖北商会、省委省政府邀请的全国知名企业家等8批220人次到我市投资考察。一拨接一拨的会谈,一个接一个的考察,不拘形式,只求实效。
11月9日至10日,红安,群贤毕至。参加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活动的近500位企业家发现,活动中没有鲜花礼炮,没有歌舞晚会,没有烟酒纪念品,唯一的“礼品”是一袋沉甸甸的宣传资料。里面有一本精心编印的《黄冈投资指南》,一目了然的《招商项目一览表》和黄冈宣传片的U盘。企业家们发现,领导讲话没有多余的寒暄客套,而是如数家针般介绍投资优势。
全哲洙现场大力“吆喝”:从地理位置看,黄冈大别山区位于吴头楚尾,具有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从资源条件看,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产区;从产业基础看,黄冈已经建成3个省级高新区、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和2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从战略机遇看,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希望民营企业家抓住用好老区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力!
“精准招商推介”获得企业家们点赞。晶科电力副总裁潘朝华说:“让我们深入了解到了红安历史悠久,名人荟萃,资源禀赋突出,区位优势明显。”潘朝华这次带来总投资约45亿元的50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是此次“光彩行”签约的“最大手笔”。
会上精准推介,会下精准对接。各县市区招商小分队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查找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瞄准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一对一”洽谈。此次活动共签约项目295个,投资额2604.83亿元。其中涵盖农副产品、能源类、电子信息类、环保节能类、汽车及零配件类项目、文化旅游类项目、医药化工类项目等我市重点发展项目,有力地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为实现“强工”梦积蓄强大力量。
信息变意向,意向变协议,协议变合同,合同变工地。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全市各地全力推进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前期,签订正式投资合同的项目共有92个,合同金额905.43亿元,落地转化率55.76%;已开工项目54个,开工率58.7%。这一大批项目的落户,将有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 精准教育涤荡灵魂
当天上午,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天空低沉。
9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们到这里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表达敬仰之情。
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领导以及省市领导一行缓步走上台阶,在纪念碑前驻足凝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会长全哲洙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
松柏苍翠挺拔,现场庄重肃穆。
随后,企业家们到纪念碑前驻足观看。“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锣鼓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朗朗上口的民谣生动阐述了红安儿女为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200多名将军出自同一个故乡,中国工农红军每4名烈士中,就有1人来自于红安这片红色土地。
辽宁福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回光岐此行带来10万元捐款用于红安乡村卫生室建设。他感慨道:“太震撼了,别说一个县城,就是整个东北省都不一定有这么多将军!自己做的还不够,以后要再来红安,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在七里坪镇长胜街,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无声的革命遗迹,展示了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这是战争沧桑最有力的见证。
1958年3月12日,董必武回到红安,在视察革命老区七里坪时,挥毫赋诗:“残垒犹存旧战痕,义军根据地传名,而今建设能跃进,不愧当年七里坪。”
全哲洙看望了老红军代表吴钹,并向他送上慰问金。河北省工商联经济处副处长陈克勤说:“尽管之前就对红安有所耳闻,来之前也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但是到现场之后才真正感觉很受触动!这里红色文化大有文章可为,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红安精神传扬全国!”
在大会上,革命传统教育片《铁血红安》刚播放完,还未等主持人发言,现场已是掌声一片。
这部短短17分钟的教育片,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制作而成。9月8日,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领导审议意见的基础上,黄冈市筹备专班及专业人员再次对《铁血红安》和《中部黄冈》两片进行了审议修改,提出修改意见30余条,精心对教育片的配音、色彩、节奏、气势,乃至具体的数字、展示的画面、语言的表达等细节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并专程到北京对宣传片进行重新配音,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精心制作获得与会企业家、昆山湖北商会会长周中华的共鸣:“虽然现在不需要牺牲生命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这种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和办企业其实是相通的,我们是民营企业,但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回去后我会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员工,把企业得更大更强!”
全哲洙表示,民营企业家参与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是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组织这次“中国光彩事业黄冈(红安)老区行”活动,就是要把红安精神、光彩精神和企业家的精神结合起来,成为激励企业发展,致富思源的精神动力,引导民营企业家从红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
建村级卫生室,共享发展成果
精准扶贫直击靶心
“目前黄冈还有102万贫困人口,892个贫困村,红安66万人口中还有10万贫困人口,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家认清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致富思源,勇担责任,和社会各方面一道,帮助老区加快脱贫发展步伐,确保老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让老区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在大会上,全哲洙饱含深情地说。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捐款300万元,亚宝药业集团董事长任武贤捐款105万元,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勋捐款100万元……
当天,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向红安县捐赠1820.5万元,湖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组织各地民营企业家捐赠868万元。源源不断涌来的爱心捐助资金2688.5万元将全部用于修建“光彩卫生室”。
省委书记李鸿忠表示,各位企业家奉献的爱心,我们将一分一毫用于老区人民公益事业,切实把公益捐赠资金管理好、使用好。
为什么选择建卫生室?
因病致贫、返贫,是我市农村扶贫攻坚的一大突出共性难题。以红安县为例,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占总贫困户的69.6%,患病人口占贫困总人口的61%。为此,红安县出台《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实施办法》,精准识别后的贫困户就医对象、新农合大病保险按政策标准及时给予结报,报费后仍未到90%的由县政府资金整合办公室补偿到90%;个人当年自付累计超过5000元的部分由县政府资金整合办公室兜底。
修建“光彩卫生室”,瞄准了扶贫攻坚的靶心。建成后,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红安县共有397个行政村,根据规划,将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327所,去年已建成100所,今年拟建100所,建设资金已解决,明年还将建设127所,部分资金将从此次捐赠中获得。“光彩卫生室”建成后,全部产权公有化,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将承担村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等基本医疗服务。
捐资只是扶贫的一个方面,造血式扶贫也是光彩事业的重要内容。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林印孙表示,下阶段,还将追加投资4.6亿元,建设2个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园,同时投资2000万元,成立担保公司,对贫困户实行贷款担保,使200个贫困户脱贫,并且向农户提供有机肥料,扶助农户种植增产增收6000万元。
时间:[2015-11-12] 作者:[汪秀玲 瞿慧一] 来源:[黄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