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光彩行专题>中国光彩事业新疆行>媒体报导

兵团八师石河子市领导介绍情况

发布时间: 2011-08-31

  一、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情况介绍

  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简称八师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面积7762平方公里,耕地296万亩,现有人口6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5%,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兵团的四分之一左右。

  八师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领导班子分设,部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体制。八师管辖14个团场、两个河系管理处。石河子市行政区域面积4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辖1乡、1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3万人。八师石河子市辖区内有1300余家工交建商企业和新疆天业、天富热电、天宏纸业、天业节水、西部牧业5家上市公司,兵团农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18所,石河子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0余所,1个国家级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石河子北工业园区、北泉镇乡镇工业园、一四七团玛河工业园和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次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进驻石河子,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石河子垦区开发建设以来,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视察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八师石河子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牢记屯垦戍边神圣使命,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发生了沧桑巨变。石河子以天蓝、地绿、水清、夜明、人和的生态居住环境,赢得了“戈壁明珠”的美誉,成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石河子市先后获得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迪拜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城市化进程活力城市”等称号,两次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07年被国家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10年4月被列为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

  一、2010年和“十一五”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师市按照兵团党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兵团党委六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全面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方面。2005年至2010年,石河子垦区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2007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突破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3200元增加到3400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30.8:36.4:32.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年均增长26.2%,其中2010年达到124.6亿元、增长46.6%。

  工业方面。2005年至2010年,工业增加值由20.2亿元增加到60亿元,年均长19.6%,去年增速达到21.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亿元增加到22亿元,增长17.3倍,2010年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天业集团聚氯乙烯年生产能力由26万吨增加到120万吨,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成为国家首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纺锭规模由55万锭增加到250万锭,初步形成了纺、织、染、家纺用品的产业链,石河子市荣获“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食品年加工能力由75万吨增加到185万吨、电力装机容量由48万千瓦增加到200万千瓦、水泥年生产能力由40万吨增加到405万吨、玻璃制品达到10万吨、采棉机生产能力达到150台。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超级活性碳、碳化硅晶体、特高压电极箔、国产采棉机项目填补国内空白,石河子市被确定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业集团煤裂解制乙炔、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列入国家“863”重大项目计划。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

  城市建设方面。宜业宜居宜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逐步显现。“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市生产总值由53.75亿元增加到137.5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16.4%,2010年占垦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8%。全口径财政收入由6.7亿元增加到28.3亿元、年均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由4.5亿元增加到18.4亿元、年均增长26.3%,2010年增速分别达到42.9 %、53.9%。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25.6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承载力和军垦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五年来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总天数的94%以上。 “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四连冠、“金融生态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团场发展方面。2005年至2010年,团场实现生产总值由34.2亿元增加到87亿元、年均增长12%;农业增加值由23.5亿元增加到60亿元、年均增长10.1%;团场工业增加值由2.8亿元增加到10.3亿元、年均增长26%;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0.5:1提高到1.2:1。2010年团场实现利润1.58亿元,团场职工家庭拥有小汽车达到5200多辆,其中“十一五”时期新增近4000辆。节水滴灌面积新增128万亩、达到280万亩,机采棉面积新增96万亩、达到138万亩,石河子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滴灌和机采棉示范区。

招商引资方面。“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突破2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其中,2010年招商引资已开工项目资金总额突破500亿元,到位资金63亿元、增长51%。开发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5.6亿元、年均增长29.6%,税收由2.1亿元增加到11亿元、年均增长39.3%。石河子开发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民生方面。2005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947元增加到15043元、年均增长13.6%,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由5759元增加到10300元、年均增长12.2%,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380元增加到8519元、年均增长9.6%。新建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6.8万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27平方米增加到31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垦区职工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累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近6万人次,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八师石河子市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连队甲级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团场医疗机构全面落实,石河子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市”称号,被确定为全国36个“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联系城市”之一。五年累计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财政预算投入达到17.2亿元、年均增长25.8%。师市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兵团精神、石河子精神和民族团结融入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管理网络、运行机制和公众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社区管理实现全覆盖,石河子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以创建平安师市为抓手,加强治安防控和应急处突体系建设,建立了综治、信访、警务、调解、治保、安全监管联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运行机制,以天业集团等国有企业为主体,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维稳戍边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7%。师市被授予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党的建设方面。“十一五”以来,八师石河子市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落实兵团党委决策部署和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师市的先导和推动力,相继开展了“改革创新谋发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加快发展” 、“抢抓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党员干部队伍解放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先后开展了机关干部驻连入户、进厂驻企、进驻社区活动,1100多名干部分批进驻团场连队、街道社区和国有企业挂职。开展团场、连队“两级党建联创”、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和“创先争优”活动,天业集团被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119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初步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主体、各类组织和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

  按照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对“八师石河子市要在全兵团的‘三化’建设方面做排头兵、领头羊,发挥示范效应”的具体要求,八师石河子市围绕“率先在兵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确保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1%,力争实现600亿元,占兵团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石河子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10亿元以上,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年均增长31%。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300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4:3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的企业2家、200亿元2家、100亿元2家、50亿元4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

  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团、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功能不断完善。到2015年,石河子市生产总值达到420亿元以上,人口达到45万人、力争达到50万人,建成核心区面积80平方公里以上,宜业宜居宜游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形成,辐射带动力和在新疆、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末,师市总人口达到7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

  职工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城郊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收入水平。

  维稳戍边能力明显增强。职工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和军事素质明显提高。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重点,实现民兵队伍建设由以农业职工为主转变为城市产业工人为主。兵地团结、民族团结局面更加巩固,整体动员、应急处突、反恐维稳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今年的重点工作

  主要指标是:石河子垦区生产总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石河子市生产总值增长23%,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3%,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切实在兵团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

  城镇化方面:按照兵团党委“大力支持石河子市加快发展,使其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提升品位,提高其在全国和新疆的影响力”的要求,做大做强做美石河子市。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和建设。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按照“中国军垦第一城、新型工业示范城、科技教育创新城、西部生态园林城”的发展定位,在完成石河子市未来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

  二是实施“北进南扩”,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以开发区为龙头,加快推进开发区、北工业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共110平方公里区域“三位一体”规划建设管理,把北区建成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生态工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聚集区。以高品质人居城、休闲旅游度假中心、现代物流商贸集聚地、金融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为定位,大力推进北疆铁路以南75平方公里的南山新区建设。突出亲水生态主题,以荒山绿化和景观河、公园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为重点,围绕3年内投入100亿元的目标,今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下决心通过10年努力把南山新区打造成疆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新城区。

  三是坚持经营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依靠财政攒钱搞建设”的传统思维,树立“借助市场融资大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注资3亿元全面提升城建投资公司融资功能,同时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火车站站前广场、支线机场、南北大通道和头孚渠景观河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使石河子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夜更明。

  四是优化配置城市管理资源。推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强化开发区、南山新区、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的行政执法、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和创新型城市“五城联创”活动,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应急中心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五是坚持生态立市,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石河子市行政区划面积内,以北区天业化工城为界,天业化工城以北主要发展重工业,天业化工城以南包括南山新区不放重工业项目,可适当布局档次高的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将中区、南山新区150平方公里的区域主要用来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有工业项目都必须坚持走环保优先、节能减排、达标排放的发展道路,所有工厂必须建成花园式工厂。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各项工作推进力度,今年将引进国际国内一流技术,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使石河子市在循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居于新疆最好水平。

  坚持城团、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兵团党委“统筹做好团场城镇和需要保留中心连队作业点规划”的要求,委托大连规划设计院完成全部团场的小城镇体系规划。二是整体推进。3年内多渠道筹措资金5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团场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将石河子乡、152团、石总场、143团在石河子市范围内的乡村、连队全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城市化发展、社区化服务、市民化生活,使这些区域的职工群众尽快享受城市生活;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石总场北泉镇的发展方向是在总场场部以北、石莫公路以西建设行政中心和居民聚集区。其它团场以团部为依托,统筹规划城镇居民小区和中心连队生产作业点建设,努力打造半小时工作圈,构建职工生产在连队、居住在城镇的生产生活新格局。四是重点突破。加快143团、石总场、147团、149团、150团城镇建设步伐,发挥示范作用。五是突出特色。结合团场实际,建设宜居、宜业、独具风格的田园风光城镇。围绕人口和产业逐步向城镇集中,调整农业布局,城镇周边的连队以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为主,边远连队以棉花种植为主。六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发挥师市特殊体制优势,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向团场延伸,深入开展“小康团场”创建活动,逐步实现团场职工生活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快城团、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新型工业化方面: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积极拓展新兴产业,努力构建产业链完善、集群化程度高、主导作用更加明显的工业体系,确保完成工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25%。化工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开工建设天业集团三期40万吨聚氯乙烯、翡翠集团煤制烯烃等重点项目。努力争取自治区、兵团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向石河子倾斜,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煤化工及下游产品深加工产业。把石河子打造成国内知名的优势资源转化和循环经济紧密结合、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化工产业先行区、示范区。特色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新疆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及其下游产品等产业,大力推进合盛工业硅和有机硅、天山铝业高精铝等重点项目,确保形成20万吨工业硅、2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力争有机硅项目投产。把石河子打造成中国西部高效、节能、环保和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的特色矿产资源加工集散地。纺织服装产业:充分发挥中国棉纺织名城品牌效应,完善纺、织、染、成衣(家纺)产业链,提高棉纺织、毛纺织产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天盛实业印染服装,如意公司5万锭毛纺、150万套西装、1000万件衬衣,华孚2万吨色纺等项目,确保新增纺锭80万锭、达到330万锭。把石河子打造成中国西部产业链更加完整、配套更加齐全、特色更加鲜明的纺织基地。食品加工产业:支持张裕、燕京等现有食品企业增资扩能、提升装备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张裕4万吨葡萄酒、娃哈哈配方奶粉等项目建设,确保新增食品加工能力17万吨、达到200万吨以上。把石河子打造成新疆乃至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电力能源产业:“十二五”期间石河子电力总装机容量要新增800万千瓦、达到1000万千瓦,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年在建的110万千瓦电力机组和220千伏骨干电网项目全部投入运行,年底形成31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创造条件新建400万千瓦机组电力项目。加快天业集团与阜新矿业集团合作步伐,启动建设年产1000万吨现代化大型煤矿。把石河子打造成兵团热电联产为主体、水电为补充、发供调体系完善、优势明显的能源基地。装备制造产业:支持贵航公司加强与植棉师团的合作,提高采棉机和其他农机装备市场占有份额。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壮大节水滴灌器材产业。积极引进纺织、食品机械及零配件加工项目,提高技术装备本地化配套水平。把石河子打造成新疆机械装备及配套制造基地。建材产业:抓住全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机遇,加强组织协调,促进水泥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行,满足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环保、节能新型建材,拓宽发展领域。新兴产业:发挥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集聚效应,推进江苏大全光伏产业园、宏远电极箔等项目建设,提高天科合达碳化硅晶体、天富生物化工等项目产业化生产水平。加强与贵州神奇药业集团合作,促成保健食品和医药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农业现代化方面: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按照“稳粮、优棉、增果畜”方针,优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确保实现一产增加值64亿元、增长6%。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皮棉总产30万吨以上,机采棉面积扩大到80%以上,到2012年,除育种外的所有棉花种植面积全部实现机采。着力抓好生猪、奶牛养殖,加快2万只超级细毛羊繁育基地建设,确保肉类总产5.8万吨、牛奶总产14.8万吨,年末牲畜存栏达到63.2万头(只)。新建酿酒葡萄园2.5万亩、种植酱用番茄15万亩,确保葡萄总产8万吨、番茄总产100万吨,建设商品用材林4万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4:1。做强国家级石河子农业科技园区,选择2—3个团场开展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工作。

  围绕“三化”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认真落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产业规划,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三产扩大规模、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天业物流园和棉花交易市场、纺织品交易中心建设,抓好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资仓储配送、农超对接等重点项目。创优环境,引进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设立法人分支机构,支持各金融机构和新疆石河子地方银行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小李庄军垦遗址、驼铃梦坡等综合旅游项目开发,打造全国军垦旅游首选地品牌。今年,确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增长19%,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2亿美元,其中出口6.2亿美元、增长19.2%。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9亿元、增长15%。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改革方面:按照兵团党委对八师石河子市 “要敢于改革,当试验田和窗口”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师市合一”的体制机制优势,创新发展“石河子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团场章程》,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和深化农资营销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大宗农产品购销行为,认真落实“一总两分”的财务体制,深入推进团场机构、干部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实现团场内部政企分开。创新连队管理体制机制,增强连队发展活力。引进各类资本盘活改制破产企业存量资产和土地资源,加快国有企业资本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各类经济实体采取股份合作制建设大项目,实现股权多元化。支持国有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对外开放方面:牢固树立“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等理念,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综合优势,完成设立海关、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和扩区工作,做到“开发区帽子共同戴”,形成招商引资新优势。统筹建设南山新区、北泉镇乡镇企业工业园、西工业园区、147团玛河工业园、143团科技生态园等对外开放平台,支持团场在市区、开发区、石总场办招商引资的园中园。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其中开发区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27%。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关注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发展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民生优先”,今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比例不能少于60%,确保重点项目和重大支出资金全面落实到位。按照科学实用、功能齐全、设施配套、20年不落后的总体要求,新建保障性住房17000套,其中市区4000套、团场13000套。进一步完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困有所帮”的社会保障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抓紧办好各项利民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市民群众。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立以奖代拨的财政投入激励机制,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新招录员工的住房、交通等困难,吸引一大批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到石河子就业,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加大投入,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社会管理、平安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按照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新型社区要求,强化街道社区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社会稳定基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社区综合性服务设施。健全驻区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共建、协商和指导机制,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服务,实现居民生活便利、困有所帮、难有所助、需有所应。认真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以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技防设施、网络建设投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扩大预警与监控系统覆盖面,推进警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强化“兵”的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军事训练,全面提高维稳戍边能力。以天业、天富等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重点,壮大民兵组织、预备役部队和重点应急力量,实现民兵、预备役队伍由以团场连队职工为主向以市区产业工人为主的转变。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派出所条件,建设人防指挥所、公安特警反恐训练基地、民兵训练基地,加强军警兵民四位一体的维稳戍边体系建设,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常态化。

  (五)积极主动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与辽宁省及对口支援市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辽宁省为重点,借助全国19个援疆省市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创新对口援助模式,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成果”,探索出一条对口支援实现双赢的新路径。

  (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军垦文化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狠抓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以迎庆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宣传兵团和师市的发展成就、后发潜力和美好前景,坚定干部职工群众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信心。以师团党委换届为契机,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以营造风清气正氛围为重点,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围绕“三化”建设需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作用,借助对口支援省市教育资源,加大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