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动态

江苏常州:“百千万工程”助力企业家健康成长 调研3129家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0-08-2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苏省常州市工商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关心、支持、服务企业家政策研究推进专班”工作,着力深化“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大力加强“思想政治、企业家队伍、服务企业能力、商会组织、机关作风”五大建设,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切实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助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政策宣讲等形式,广泛凝聚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的思想共识和发展力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累计捐款捐物1.3亿元,其中定向捐赠湖北超过3000万元。

  深入调研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深入走访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问题。深入开展上规模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融资、民间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污染防治等专题调研,为党委政府动态掌握情况、制定专项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主动服务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建立诉求征集和快速响应机制,主动跟进对接会员企业防疫物资需求,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挥全市各级工商联和商会组织作用,统筹协调防护物资调运、产业链生产物资供应和行业共性问题疏导,为企业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百千万工程”助力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

  积极推进代表人士队伍优化。召开常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五届四次执委会议,制定《关于更好发挥常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和常委执委作用的意见(试行)》,强化常执委履职担当。推动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五届执委会组成人员届中优化调整,配合常州市委统战部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十百千工程”人才库、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的摸底调研,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储备管理。开展企业互访活动,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引领作用,相互启发借鉴“疫情下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启动实施第二轮“百千万工程”。大力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在第一轮三年培训基础上,启动实施第二轮“百千万工程”,计划再用5年时间,对全市100名以上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以上成长型企业家和1万名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系统化、高端化、精准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资本运作、科学管理、市场开拓、国际竞争五大能力。今年6月,“百千万工程”2020年百人班、千人班同步开班,来自全市三星级以上企业、部分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工商联系统代表人士和全市成长型、科技型企业以及各级各类商协会组织负责人共计280人参加培训。继续深化“民企管理升级”系列公益培训活动,上半年共举办7场次,累计培训民营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千余人次。

  聚焦脱贫攻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苏陕合作,对口支援湖北随州市,帮扶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贫困村。推动“常州光彩”品牌建设,新成立三个百万光彩基金,发放资金达420余万元,其中“五洋纺机百万光彩基金”首期发放18万元,定向帮扶溧阳小石桥村88位困难群众;“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脱贫奔小康光彩基金”出资近140万元资助230余人次。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组织会员企业参与新一轮茅山老区帮扶工程,引进渔光互补电站建设、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小石桥村年经营收入超过7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2.5倍。

  服务企业发展推进“两个健康”试点

  全面落实市委“关心、支持、服务企业家政策研究推进专班”工作。参与制定《关于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完善民营经济政策体系。深入开展向全市民营企业家“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分层分级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印发近8000册《惠企政策汇编》,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向全市375位优秀企业家发放“常商服务卡”,积极做好持卡企业家用卡服务。

  全力推进“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合作成立联合课题组,研究制订新时代“两个健康”指标体系。支持帮助武进区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省级试点、天宁区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市级试点。武进区、天宁区先后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并结合实际出台了一批先行先试创新举措,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致力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结合优化政治生态评估监测,第二次组织开展全市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估,调研企业3129家。对标省评价模式,与南航课题组合作,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探索建立辖市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全面推进对各辖市区、经开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优势,提交各类提案和社情民意20余件,“加快推进制造业发展升级”“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专题调研获评优秀调研成果和优秀提案。改版提升“常州市总商会e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税务、法律、科技、人才等线上线下服务。

  促进商会提质增效提升活跃度吸引力

  深入开展“商会建设提效年”主题活动。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商会建设提效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召开提效年动员部署会,从规范管理、发挥作用、争创“四好”等方面,促进全市商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组织评选市直属“优秀商(协)会”“优秀会长”“优秀工作者”,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出台《拟任商会负责人评价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修订出台《2020年市直属商会考评管理办法》,对商会会长、支部书记拟任人选进行综合评价,对商会班子成员开展任前考察、履职考评,推动商会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商会组织的指导、引导和服务,新成立常州市贵州商会,完成常州市餐饮商会、连云港商会换届,指导常州经开区筹建总商会。举办“会长沙龙”、秘书长工作会议各2场,探索创新商会管理运作模式。

  积极发挥商会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商会党建和商会建设同步推进,新成立市冷冻食品企业家商会党支部,市直属商会党支部累计达19个,商会党支部在抱团战疫情、渡难关、促发展等方面有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建品牌建设,继续推进跨领域、跨行业支部结对共建。落实直属商会党支部学习制度,召开“学习强国”学习推进会议,提升商会企业家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围绕建党99周年,向总商会党员讲《发扬长征精神加快企业创新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指导商会党支部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爱党奉献精神。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