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活动>万企帮万村>各地进展

遵义市:“千企帮千村”兴产业促就业

发布时间: 2019-03-07

http://www.gz.xinhuanet.com/2019-03/07/1124204175_15519288247181n.jpg  

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潘树涛 摄

http://www.gz.xinhuanet.com/2019-03/07/1124204175_15519288247251n.jpg

桐梓县马鬃苗乡红苗客栈。蒋隆荣 摄

  新闻提示

  自我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遵义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积极行动,引导和鼓励全市民营企业(商会)关注、参与和支持扶贫事业,发挥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遵义市以贫困村或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产业、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走村入户,开展产业帮扶、就业扶贫、智力支持、公益扶贫。

  贵州森航集团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和容光镇发展以红苗文化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业,补齐乡村产业短板,实现双赢,被评为全国工商联首批“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荣获2018年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企业;贵州大沙河旅游集团结合当地的仡佬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旅游和康养基地,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贵州金丰扬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众恒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所实施的脱贫帮扶项目入选贵州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扶贫观摩项目。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遵义市有1406家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落地3373个项目,投入资金22.37亿元,解决就业15684人。

  重庆名豪集团:大旅游撬动大扶贫

  道真自治县,位于渝黔交界处,群山环抱,气候宜人。但长期以来,这里交通不便、地处偏远,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国家少数民族重点扶持发展县。

  梁正财是大磏镇文家坝村的贫困户。2013年以前,梁正财一家人住在破旧不堪的木屋里,因多年没修缮,木板腐烂,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屋内一口破锅,两张破床,经济十分拮据。

  而大磏镇三元村的贫困户盛行超,因父母、妻子患病,家庭陷入困境。在道真自治县因病致贫、缺乏产业、发展观念落后而导致的贫困户还有不少。

  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招商引资。

  2013年,重庆名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勇受邀来到道真自治县大沙河实地考察。这里的好山好水和质朴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了他。“道真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和重庆相距不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基础不错,我们企业也在思考转型发展,觉得落户道真是个好机会。”周勇道出了项目落户道真的初衷。

  按照“大旅游”撬动“大扶贫”的思路,重庆名豪集团在道真“二次创业”,从2014年开始,投资600亿元打造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

  “我们遵循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开发独特的自然风光,将城市融入大自然,使文化与建筑结合,居家与旅游结合,项目与扶贫结合。”周勇说。目前,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首期项目——中国傩城的生态移民搬迁直接扶贫600户,脱贫300户,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带动项目所在地文家坝村周边新增100多家特色民宿。度假区整体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就业岗位近4万个,拉动特色民宿逾千家,带动近7000个家庭、6至7万人脱贫致富,年营业收入逾百亿元。

  “大河涨水小河满。”贫困户梁正财、盛行超在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的带动下,走上了致富路。

  梁正财搬进了统一建设的新房。“三层楼二十几间房,除自家住了几间,其他的都用来开家庭旅社或出租,收入不错。”

  盛行超的妻子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家人搬到了大磏镇三元村街上。“现在对生活有了新打算,这里比老家环境好,找工作或者是做点小生意都可以。”盛行超说。

  如今的文家坝村越来越美,一栋栋“小青瓦、坡屋面、雕花窗、白粉墙”的黔北民居整齐排列,一条条水泥路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村民年均收入从2014年不足15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6000余元;许多村民不仅搬进新房还买了轿车。

  按照规划,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将推行“大沙河+”,以“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泛旅游产业为基础,带动当地农产品、餐饮、民宿、农家乐等发展;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呈现全方位立体式扶贫格局;做实产业扶贫,增强产业扶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让当地群众参与并分享成果,做大做强道真自治县文旅产业规模。

  贵州森航集团:农旅引领 助力增收

  “这次寒假回家,我发现家乡发生了好多的变化……”浙江科技学院大四学生杨欢说。

  杨欢家所在的桐梓县马鬃苗族乡2015年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全乡10个村均为贫困村。如今,老家的每一条街道都换了新的面貌,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以前的满街垃圾变成了干净整洁的街道,家乡已经有了致富门路。

  “我们中岗村全是泥石路,读小学、读初中都是爬过前面那座山才能到学校,遇上下雨天,鞋子、裤脚上全是稀泥,出行运输都是肩挑背驮,什么产业都发展不起来。”杨欢说。

  近年来,马鬃苗族乡主动对接项目落实,着力改善交通、水利、农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通过生态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旅游扶贫、社会扶贫、文化教育扶贫、党建扶贫“七位一体”的扶贫方式,制定了中长期脱贫计划和措施。

  在桐梓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引进贵州森航集团,依托马鬃苗族乡的红苗文化以及自然风貌,森航集团投资1.6亿余元,打造“龙井湾红苗风情度假景区”“桐梓县茶旅一体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等系列产旅一体景区,并通过对村容村貌的整治,打造苗寨民族民俗乡村旅游点,帮助40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其中,红苗风情风貌改造项目涉及中岭、中岗、龙台三个村258户;龙井湾红苗风情度假景区项目引导当地村民在度假景区务工,支付工资近60万元。项目投入运营后,30多个贫困群众在红苗客栈就业。同时,通过红苗客栈的影响,带动马鬃苗族乡40多农户从事旅游服务业,每户年平均收入达8万元以上。“我们家也翻新了房子,开办了乡村旅馆,有10多个床位,可以接待近50名游客。”杨欢喜滋滋地说。

  此外,森航集团还利用“茶旅一体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吸纳贫困户“特惠贷”资金,按照“保底分红”和“利润分配”的原则,与马鬃苗族乡187户贫困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分红近93.5万元。

  在脱贫攻坚战中,马鬃苗族乡发展竹产业近2.5万亩,修建食用菌大棚375个,种植平菇30万棒、竹荪菌3万棒、羊肚菌80亩,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希望进一步加大红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争取让全乡群众都能吃上旅游饭。”

  “我大学毕业后,想回马鬃教书,我要用我所学的知识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杨欢说。

  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说:“在脱贫攻坚一线,我们民营企业应有所担当,我们将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和长效机制,帮助马鬃苗族乡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仁怀市周林学校:教育扶贫成就贫困学子梦想

  “靠天吃饭,有土无田。”过去提到仁怀市大坝镇新田村,许多人就会说起这句顺口溜。可如今,提起新田村,大家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从2015年开始,我们村每年有四五十个学生能考取二本以上大学,2018年考上二本线以上大学的学生更是达到65名,其中来自贫困家庭的子女有13个。”新田村党支部书记赵在武说。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就可能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过去新田村村民虽然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但不少家庭因为贫困却无力支持孩子求学。

  从2014年起,仁怀民营企业周林学校响应遵义市委统战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从教育扶贫入手,通过资助新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改变乡村面貌。

  2018年考上北京交通大学的赵涛涛就是周林学校资助的10多名学生之一。“是周林学校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慷慨解囊,成就了我的大学梦。”赵涛涛说。

  周莉是周林学校的董事长和校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她多次深入新田村走访,在帮助村里销售乌骨鸡、黑山猪等农特产品的同时,她也认识到,只有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才能更彻底地改变家庭的面貌。“改变乡村面貌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村里的大学生越多,村民发展观念更新越快,致富路才会越走越宽。”周莉说。

  周莉表示,今年周林学校除了继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求学,还将进一步帮助新田村发展产业,帮助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找销路。(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万宇波 骆科森 蒋隆荣 冯波)

    http://www.gz.xinhuanet.com/2019-03/07/c_1124204175.htm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9-03-07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