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万企兴万村>行动动态

“万企兴万村”行动动态(2023年第1期 总第6期)

发布时间: 2024-12-24 来源: 全国工商联

  粤桂联合开展民营企业助力广西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暨粤桂协作

  “万企兴万村”行动对接活动

  2022102829日,粤桂工商联联合粤桂乡村振兴局等7个部门在广西贺州市举办广东民营企业助力广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暨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对接活动,通报表扬了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公布了行动观察点,举办了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暨“民企入桂”贺州行项目签约仪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品牌联创,提升“万企兴万村”行动影响力

  “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引导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品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工商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行动,粤桂工商联协作已经成为广东、广西两省区有关部门践行粤桂协作的示范,连续四年得到全国工商联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广东、广西两省区工商联坚持打造精品帮扶品牌,把“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构建共富共赢新机制的重要抓手,连续两年推动列入两省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202110月,双方签订《“十四五”时期粤桂工商联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协作框架协议》,每年根据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出的工作重点,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力争三年形成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品牌效应。近年来,粤桂工商联紧扣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重点工作,两省区工商联主要领导利用参加粤桂协作联席会议、座谈会和全国工商联会议等时机多次会商,确定开展粤桂工商联协作的主题、内容和工作方案。广西工商联创新协作方式,结合“民企入桂”一起联办,由广西“万企兴万村”行动、民企入桂积极主动的市向自治区工商联提出申办,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联合举办活动,自治区工商联根据申办市提出的招商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由广东省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提前对接,5个协作市工商联、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带队参加活动,扩大工商联的影响力和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成效。20221028日至29日,在贺州市举办粤桂工商联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对接系列活动,活动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两省区工商联、两省区乡村振兴局、两省区农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贺州市政府、粤桂协作工作队的支持,有关领导出席相关活动,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29月底,共有594家广东民营企业、173个广东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广西885个村,全覆盖广西33个粤桂协作县,为协作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产业联动,激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粤桂工商联结合粤企入桂“双百”行动、“民企入桂”活动,积极探索一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共赢之路。广西三级工商联聚焦广东产业转移和广西特色产业发展,多渠道组织动员广东民营企业特别是广西籍民营企业组团赴广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考察,推动投资建设一批特色种养、加工制造、乡村旅游、新能源等产业项目。两省区工商联联合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和自治区投资促进局等部门,相继举办粤企入桂“双百”行动和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暨“民企入桂”贺州行等活动,组织广东民营企业、商协会代表参观考察粤桂协作项目、“万企兴万村”行动项目等,按签约一批、培育跟踪一批、引导推介一批、服务落地一批项目的目标,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民企入桂”项目落地。平安、碧桂园、腾讯等世界500强民营企业,研祥、龙光、海大、华邦、金晋等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200家民营企业参加粤企入桂“双百”行动,签约147个项目,总投资460亿元。230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参加“民企入桂”贺州行活动,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63亿元;签约消费帮扶农产品采购项目5个,签约金额2.4亿元。两省区工商联积极对接、引导广东民营企业帮扶广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鼓励两地民营企业开展产业协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9月底,已有195家广东民营企业入驻广西107个粤桂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其中,农业产业园区67个)。一批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到广西建立“圳品”基地,培育“圳品”品牌。全区共有121个农产品基地获得供粤、供深优质农产品基地称号,全区“圳品”总数已达113个。

  三、典型联宣,增强先进典型引领带动力

  粤桂两省区工商联高度重视典型培树工作,探索示范推进、典型引领、点上突破的工作模式,使先进典型的影响力、感召力、带动力得到充分发挥。创新开展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观察点授牌和先进民营企业表扬活动,通过两省区协作市、县(区)层层推荐,粤桂工商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粤桂协作工作队联合审核,首批认定30个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观察点,通报表扬802022年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民营企业。通过各级宣传平台和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广东民营企业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激励更多的广东民营企业参与广西乡村振兴。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观察点——腾讯公司结对帮扶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崇村,利用互联网思维为原来一穷二白的村庄打造了“龙布日出”景点,龙布屯村民年分红3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播出《龙布日出》专题片,成为粤桂帮扶创新的生动案例。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广东海大集团在广西探索并推行“五元赋能”产业帮扶模式,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以安全、绿色环保为核心养殖理念,帮助养殖户走科学发展的养猪之路,集团“发挥产业之能、善用科技之力”案例被《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推介为“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等等。粤桂协作对接活动采用“现场参与+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人民网作现场图文直播宣传报道,当天线上浏览量超过25万人次,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华工商时报和广西主流媒体等多角度进行宣传报道,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大力宣传推广和正向激励,越来越多的广东民营企业主动融入新时代发展,担当新时代使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积极作为、贡献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9月底,已有300多家广东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到广西结对共建村开展走访慰问、考察洽谈等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贡献民企力量

  辽宁省“万企兴万村”行动扎实有序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按照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要求,辽宁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有序推进,取得良好开局。截至20229月底,辽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1660家,结对村1789个,帮扶“兴村”项目2766个,投资总额46.09亿元。金融机构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7.15亿元

  一、精心组织,建立机制广泛动员

  一是走访调研谋划重点。20215月,省市两级工商联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专题调研,就巩固拓展“千企联千村 同走致富路”精准扶贫行动成果进行走访。调研重点探索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村企深度合作有效机制,通过举办专题座谈、参观典型项目、走访基层工商联、调研商会企业、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就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摸民情、汇民智,为我省“万企兴万村”行动找到重点、明确任务、建立机制做好前期工作。

  二是建立机制确定方案。我们把“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严密组织实施,成立了由省工商联、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光彩会、省农发行、省农业银行、省邮政储蓄银行7家单位组成的行动领导小组,负责行动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结合辽宁实际,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组织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投身乡村振兴,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新型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企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建立、配套服务保障政策不断完善”的目标。

  三是召开大会广泛发动。20211019日,召开辽宁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对“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强调要做到“六个坚持”,注重由“帮”到“兴”。省工商联动员指导14个地级市和17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县“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开展,要求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省级异地商会负责人带头参与行动,强化对县级以上工商联执常委企业的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新光彩精神,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回报乡村,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二、明晰思路,扎实推进共同发力

  各级各部门在原有“千企联千村 同走致富路”精准扶贫行动基础上,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的,加强指导、凝聚合力、积极探索,对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政策上给支持、舆论上广宣传,激发民营企业参与热情,行动呈现出面上推进、点上开花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省工商联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职责,主动靠前服务。协调省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开展专项调研。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现场调研和台账跟踪掌握“兴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收集印发了《辽宁省乡村振兴政策汇编》,涉及农业方面政策41项,农村方面政策29项。

  二是凝聚多方合力。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主动为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提供项目信息、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服务,保护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民营企业贴近乡村,积极到乡村投资兴业,支持兴办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参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省农发行、省农行和省邮储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抵押物担保范围,对于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适当简化审批程序,落实利息优惠政策,推出更接地气的金融产品。省农发行向(新发地)盘锦农产品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养殖企业投放9.04亿元,以点带面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省农行推进“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在辽宁落地,对“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优先优惠贷款支持,促进行动在辽宁的开展,信贷支持参加行动的民营企业70户,贷款余额8亿元。省邮储行坚守服务“三农”市场定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涉农中小微企业贷款535户,贷款余额14.08亿元。

  三、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促进振兴

  一是提质增效深化精准扶贫行动。省工商联充分发挥原“千企联千村 同走致富路”精准扶贫行动的导向性作用,注重相关产业后续培育,带动群众不断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朝阳市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参与“千企联千村 同走致富路”精准扶贫行动,与北票市委、市政府共同创新实施了“1+4”产业扶贫模式,“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又接续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持续扩大生产规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百亿元,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推动对接省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按照辽宁省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和产业规划布局,通过开展“民营企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把商会和民营企业优势、发展需求与县区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政策有效衔接起来,为各县区对接商会、企业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组织引导省广东、浙江等异地商会到省内乡村振兴重点县定向开展招商活动,发挥商会在汇聚人才、对接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当地政府和村镇有效对接产业项目和要素资源,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示范引领形成特色典范。引导支持民营企业以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振兴,实施高效农业、优质种业、特色特种养殖、民俗旅游、田园综合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贸易、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形成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辽宁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点,选树典型企业,予以重点联系和指导,通过现场交流会、专题宣传等形式向全省推介,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学习借鉴。大连韩伟集团对口帮扶朝阳市喀左县老爷庙镇,投资建成300万羽蛋鸡养殖场,被列为辽宁省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220余人直接就业,每年还消化玉米15万吨,生产有机肥6万吨,促进当地种植业、物流业、包装业、鸡肉产品及肥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阜新黄家沟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投资建设黄家沟村成为国家4A级景区,实现了黄家沟村旅游富村、农民增收,初步形成了工业主题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旅游发展格局,创造了辽宁乡村旅游的“黄家沟样板”。当地村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不转行,务工不进城”,村民年人均收入超3万元。

  四是公益帮扶践行“新光彩”精神。省工商联、省光彩会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秉承新光彩精神,发挥民营企业优势,用心用情用力提供多渠道帮扶,为促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鼓励各地创新乡村社会事业建设和运营机制,为企业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路径。朝阳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参与公益事业和乡村振兴建设,累计捐款2.18亿元,其中建设饮水工程3284万元、兴修农业水利2203万元、公益捐资助学2276万元等。   

  

  搭平台线上线下帮扶 造样板助推特色产业

  近年来,四川易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工商联“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技术提供方和运营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瞄准公益、消费、产业等领域精准施策,让民营企业的有限力量发挥出最大效应,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村企双兴共赢之路。

  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搭建消费扶贫电商平台

  2018716日,全国工商联为搭建全国消费扶贫电商平台,与多年从事农村电商运营的四川易田电商公司签署协议,推动组建“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易田公司积极整合资源、迎难而上,全面参与平台搭建,梳理完善产业链条,高效完成技术研发,健全完善管控机制,规划整合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持续对接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通过完善技术支持、运营支持、服务支持等工作,有力推动了国家定点扶贫地区农产品的组建上传、推广宣传和销售服务。平台产品均来源于全国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库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的农产品及手工艺品。

  5年来,“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平台为各地区、各直属商协会共计建设开通了186个消费帮扶馆。同时,先后成功上线79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帮扶产品、38186个扶贫单品在平台上展示销售。截至目前,平台销售扶贫产品4.19亿元,带动全国92家商协会及2042家爱心企业参与购买,帮助16.8万个脱贫户增收,间接带动24.5万名脱贫人口受益。平台带动参与“万企帮万村”部分企业共同实现帮扶目标,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了一份力量。易田电商公司也荣获了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二、特色上新、广泛覆盖,创新线上线下帮扶模式

  为带动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消费帮扶事业中来,易田电商公司在运营模式上不断创新,推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取得了较好实践效果,收获了成功运营经验。充分运用“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积极组建四川、重庆、甘肃、云南、新疆、青海、内蒙、湖北、河北等15个省级,阿坝、甘孜州、凉山州、乐山、九寨沟、石柱、隆化、成县等100多个市县级“消费帮扶馆”,吸纳各地区农特产品,消费者点击“联成e家”APP进入馆中,便能方便快捷地直接购买到各地区特色帮扶产品,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201811月,“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与四川省工商联在线下联手,举办四川省“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推进大会——“大家来采购,人人献爱心”活动。短短12天的推动和呼吁,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通过“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购买四川扶贫产品达1333万元,线下意向认购16.38亿元。“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推介特色优质扶贫产品,不仅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更增强了帮扶企业的仪式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老百姓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消费帮扶的大数据参考。

  三、示范引领、打造样板,推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2019年,为助力解决重庆石柱县中益乡“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易田电商投资建设中益乡黄精产业,带动农户扩大栽种黄精药材,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签约石柱黄精包销合同,把种植面积从1200亩扩大到5000亩。并用黄精配以佛手、山楂、罗汉果等药材,研制成黄精植物饮品,形成纯天然、无添加、低糖型和无糖型的“滕大妈”黄精植物水健康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直播”方式,扩展淘宝、“联成e家”、“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国农业银行网、易田电商平台、生活网等销售渠道,先后累计销售800余万罐黄精植物饮品。“滕大妈”黄精植物饮品上市以来,不仅推动了产业帮扶战略的实施,也打造出产业振兴的样板,受到广大农户和消费者喜爱。如今,“滕大妈”黄精植物水改良口感、不断迭代,成功赢得了社会满意度和美誉度。创新探索以“滕大妈”黄精产业链的布局模式助推产业发展,进一步将健康饮品送到千家万户。通过拉动对农产品的消费,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长效举措。

  四、坚守初心、赓续大爱,升级消费帮扶电商平台

  2021922日,易田公司受邀参加国家乡村振兴局主办的“兴产业促消费,庆丰收感党恩”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现场签约脱贫地区农产品6000万元,持续为做好帮扶坚守初心、奉献爱心。2022331日,全国工商联信息中心与四川易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续约签订“万企兴万村”消费帮扶运营合作协议。这既是全国工商联对四川省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易田公司继续运营平台能力的充分信任。目前,“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全面升级为“万企兴万村”消费帮扶电商平台,进一步倡议广大民营企业家抓产业发展,拉动产业促消费,持续用好平台和消费帮扶渠道,通过以购代帮、以购代捐、以销代帮等方式,创新拓展“万企兴万村”消费帮扶模式。同时,平台作为“万企兴万村”消费帮扶采购中心,将进一步集中、批量采购四川及全国的消费帮扶产品,带动广大民营企业共同踊跃参与消费帮扶,助推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发挥平台科技力量 蚂蚁集团助农助销

  蚂蚁集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流量、声量、销量支持农村产业,创新助农帮扶模式,于20214月启动“百县百品”线上助农项目,带动亿万网友参与,计划3年共助力100个县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升级,重点解决中西部地区电商能力较弱县在农产品上行、县域公共品牌打造上的痛点与需求,带动当地电商提升综合运营能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值。项目实施过程中,蚂蚁集团遵循小平台撬动大市场、小流量产生大效应、小产业带动大县域的发展思路,创新出小而精的公益助农模式,通过场景互动助力乡村品牌宣传与推广,通过流量助力激活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科技导入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合作的乡村地区带来了越来越多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互动场景,开辟线上助农主题阵地

  “百县百品”线上助农公益项目,依托“支付宝”芭芭农场、蚂蚁庄园等线上阵地,通过肥料奖励、互动答题、“种果树得水果”等方式,增加助农互动场景,开办线上助农主题会场,带动网友参与消费助农20214月至20227月,项目共完成14站主题活动,助力全国1995个县(区)218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曝光量超21亿次,累计带动378万人次网友消费助农,助销农产品超4839吨,助销金额6700多万元。

  (二)发挥科技力量,打好农业品牌化组合拳

  除带动网友消费帮扶外,蚂蚁集团还通过品牌孵化、培育、提升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助力项目地农产品品牌“树起来”和“走出去”。例如,蚂蚁集团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旗下“善品公社”,江西省石城县水南村的白莲和莲子加工品进行包装,借助流量优势,实现“石城白莲”品牌从无到有的突破;蚂蚁集团立足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助力打造石城脐橙”“石城白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在品牌提升方面,蚂蚁集团借助科技力量,石城县脐橙、白莲、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用上蚂蚁区块链溯源技术,贴上溯源码,有了“数字身份证”。

  (三)整合流量优势,打通电商发展最后一环

  蚂蚁集团针对电商弱能力县农产品商品化率低、管理和运营经验缺乏、品牌打造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直击农产品电商流量缺失痛点依托“支付宝”助农频道,发挥科技和流量优势对选定农产品免费提供流量支持,助力农产品销售。例如,20214月,“百县百品”首期活动,四川石棉县的10万箱黄果柑上线不到3个小时即告售罄;20217月,湖北秭归县伦晚脐橙3天活动销售额近千万元;20227月,浙江龙游酥饼、淳安黑芝麻片等4个单品首日告罄,庆元香菇、庆元筷子、龙游手剥笋等5个单品刷新历史单日销售纪录。

  二、取得成效

  )促进合作社增效农民增收

  蚂蚁集团“百县百品”项目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农产品带来了流量与机会,在销售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的同时,合作社和农民收入也实现了同步增长。

  一是参与项目的农民合作社均实现了收入增长。例如,石城县中力种养专业合作社在项目支持下,2021年社员户均增收3000余元;“一品优赣南脐橙两次助农活动的销量全年的15%,且活动后至产品下架,产品复购率高达60%店铺排名稳定在行业前十名,实现了一次活动带动合作社持续增收;“复人春蜂蜜在活动期间,带来67.9万元的销售收入,合作社累计售卖13000多瓶蜂蜜、荷花粉,其中荷花粉借助活动跃居天猫行业第一,积年库存一扫而空,全年销售额增长约20%

  二是形成了合作社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局面。在项目助力下,合作社通过交易返还、二次返利等分配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收。2021年,中力合作社累计收入101万,其中“百县百品”项目带来44万多元的线上收入,占比43%,大幅提升了社员分红,并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中力合作社从2019成立时的10多户发展到2021年的138,户均分红由415元增加到780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

  (二)助力县域农产品品牌推广

  “百县百品”助农项目除引导用户助农帮销外,还通过“支付宝•芭芭农场”及微博等社交媒体、拍摄专题助农宣传片、挖掘新农人故事、创设新媒体话题、组织直播发布会等方式,持续为打造县域公共品牌助力。例如,20214月,石城县返乡创业青年魏树珍创立了“一品优”赣南脐橙品牌,在两次“百县百品”活动中,魏树珍的“一品优”赣南脐橙成为了爆款,累计销售64500多箱,带来129.3万元的销售收入,有力提升了石城县脐橙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三)推动线上消费帮扶助农

  蚂蚁集团“百县百品”项目聚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坚持“雪中送炭”,带动广大网友参与消费助农、互动助农。2021715日,“百县百品”项目助力17万箱陕西省宜君县滞销苹果售罄。20219月,丰收节助农专场紧急驰援河南水灾受灾地区,农产品销售额破千万;活动中,因暴雨销售承压的河南杞县大蒜三天售出15万斤;受暴雨影响的焦作温县铁棍山药,上线不到2日即售罄。

  项目还打造了湖北秭归伦晚脐橙、河北青龙板栗、四川石棉黄果柑、甘肃礼县花牛苹果、河南三门峡红香酥梨等多个百万爆款单品。202110月的“百县百品河北助农专场”中,青龙县沙沟黄金栗累计销售额达115万元。返乡创业青年创办的青龙沙沟旗舰店,借助活动在天猫零食坚果类目排名从48303名跃升至第2位,超过百草味、三只松鼠两大传统零食巨头,仅次于良品铺子。

  (四)提升县域电商发展能力

  蚂蚁集团“百县百品”项目通过大量流量的投放,助力农产品销量在几天内大幅爆发,为当地电商运营水平和基础物流履约服务能力等提供了一次大练兵,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例如,河北青龙县五指山村“好吃不过栗子”淘宝店,在河北助农专场活动结束后,带来了大量复购,店铺月销售额从活动前2万元,提升至22万元。20227月,浙江山区26县助农专场活动中,正从出口转型内销的龙游县手剥笋企业,短短四天活动累计销售12吨,同比去年双十一增幅162倍。借助大规模订单爆发,助力该企业优化了发货模式,从零散订单和高运费转型为义乌云仓发货,物流成本最高降幅达79%

  三、经验及创新

  蚂蚁集团在实施“百县百品”项目过程中,通过打造线上互动创新平台,构建产销合作共享模式,加强流量支持和溯源保障,在创新助力县域农产品消费帮扶的同时,为县域品牌升级提供了经验。

  (一)创新助农互动场景,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蚂蚁集团充分借助现有“支付宝•芭芭农场”平台支撑,在原有用户施肥种树的互动链路中加入了助农互动,将“百县百品”内容嵌入平台,通过分享农耕知识,传播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消费者参与了解农业生产,构建了“利己又利他,大家帮大家”的助农帮扶模式,引导亿万网友主动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中来,共同见证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成长,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收益者。

  (二)创新带动帮扶模式,培育线上明星品牌

  蚂蚁集团借助网络资源优势,通过流量推送为助农产品搭建“助农双十一”热销通道,打造实实在在的助农销量及区域品牌宣传阵地。以农民合作社作为帮扶载体,发挥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引导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农产品踏上线上产业路,助推农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三)创新科技助农方式,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蚂蚁集团十分重视平台搭建背后的“软件”支撑,利用蚂蚁链的区块链溯源技术,为特色农产品提供上链技术服务,先后为河北青龙县板栗、江西石城赣南脐橙、白莲、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贴上了蚂蚁助农链溯源码,科技助力农产品“可信、可追溯”。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