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当前位置: 首页>万企兴万村>行动动态

“万企兴万村”行动动态(2023年第6期 总第11期)

发布时间: 2024-12-24 来源: 全国工商联

  按:浙江省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千万工程”为指引,统筹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浙江省经验材料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学习交流。  

浙江省工商联以“千万工程”为指引

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对全省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千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贡献巨大,意义深远。

  一、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经验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浙江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大力创建生态品牌,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构建“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编制“一村一韵”的村庄建设规划,形成“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

  (三)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不动摇、不折腾,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数字化改革,先易后难、层层递进。

  (四)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机制,真金白银投入。

  (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

  (六)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变“文化下乡”为“扎根在乡”。打造区域性品牌,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基因,在未来乡村建设中专门部署智慧文化、智慧教育工作,着力打造乡村网络文化活力高地。

  二、对“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启示

  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经过20年的实施与深化,“千万工程”具有多方位的关联效应,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应尤为显著,促进了乡村各类公共事务的发展和城乡要素的流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浙江农村发展产业的基础整体提升。这些改变不仅为“万企兴万村”行动提供指引,也为行动取得成效奠定扎实的基础。浙江在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坚持把握蕴含其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转化为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

  (一)必须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浙江“万企兴万村”在行动中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企业特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打造了“工农互补、产村融合”、“租金+股金+薪金”三金共富、“一村一品”发展品牌化农产品等兴村模式,形成了一批兴村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二)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民营企业要进得去、干得好、可持续,必须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依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浙江省工商联牵头推进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引导企业将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 布局到农村,定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2022年共建成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944个,年营收额606亿元,吸纳就业29459人。

  (三)必须因地制宜让农民群众有获得感。浙江“千万工程”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千万工程”,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全面推动乡村建设,将政策落实在与农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及时解决了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欢迎,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这些行动纲领也为浙江开展“万企兴万村”提供科学指引。浙江各地在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坚持产业因村制宜,强调兴村项目要注重农民的获得感,把兴村富民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诸如废弃荒地蝶变为“花果飘香”的田园综合体,将小渔村闲置农房改造成独具设计感的临海特色度假屋等项目,就是在“千万工程”的总体框架下,发挥村、企特色,促成总体成效提升。

  三、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一)加强思想引领,盯牢产业发展。“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为乡村资源生态优势和人文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创造了重要条件。浙江各级“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对行动进行再宣传、再部署,动员广大民营企业用好“千万工程”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寻求乡村产业投入。指导乡村围绕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群众意愿,研究确定主导产业,以产业发展激发振兴活力。

  (二)培树行动典型,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宣传“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的典型带头人、富有成效的做法和具有借鉴意义的帮扶项目,让参与行动贡献突出的企业在社会上受尊重,增强企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获得感,营造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做好成员单位之间的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宣传表彰等举措。发挥工商联企业家执委和所属商会、省外浙江商会的作用,运用“天下浙商家乡行”、组团式帮扶等平台和机制,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

  (三)健全长效机制,助力共同富裕。面向新征程,浙江“千万工程”在不断深化,“万企兴万村”也在不断深化。各成员单位将主动发挥各自优势,增强支持服务,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进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实效。在不断推进本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同时,加强东西部协作,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企结对,全方位推动结对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探索民营经济在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新路径。  

  

  浙江省工商联举办万企兴万村”·知名浙商

  四川行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

  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实川浙两省深化产业协作有关要求,在浙江省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524日至28日,浙江省工商联会同四川省经合局、乡村振兴局和浙江驻川工作组在四川共同举办“万企兴万村”·知名浙商四川行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活动。四川省副省长胡云,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国龙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181名浙江民营企业家参加。通过前期浙江省市县联动宣传推介和前期考察对接,在50个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摸底浙商意向投资项目64个,总投资289亿元。促成现场签约项目34个,投资金额138亿元,涉及特色农业、食品饮料、中药材、纺织业、服帽业、服务业、能源化工、新能源等产业。活动期间,参会民营企业家组成7个考察团分别赴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接,举办投资恳谈会,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产业需求,对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并积极推动合作落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按照浙江省委部署要求,浙江省工商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大力营造主动参与、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动员民营企业家投身东西部协作,将参与东西协作与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市场结合起来,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主要载体,省市县合力谋划组织开展此次投资推介活动,引导浙商企业与重点帮扶地区精准对接、共赢发展,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截至4月底,共有1278家浙商企业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对四川1329个帮扶村,产业投资18.67亿元,公益捐赠6170万元。

  二、“1+7”形式开展,行动走深走实

  根据结对地区实际,引导企业灵活采取组团帮扶、产业协作、人才协作、消费帮扶、公益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结对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两年来,双方携手深化产业合作,推动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和合作载体落地,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广大村民增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本次活动采取“1+7”方式,省市县工商联联动,先在成都举办启动大会,会后参会企业分成7个考察组,分赴甘孜州、凉山州、阿坝州、巴中市、广元市、达州市和马边县开展考察对接,推动浙川东西部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走深落实。

  三、放大叠加优势,坚持效果导向

  注重把浙江产业优势与四川的资源、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探索符合实际的各类合作路径,主动帮助推介重点帮扶县的乡村振兴项目和惠企政策,特别是动员数字经济、商贸流通、文旅等重点领域企业深入参与,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助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对口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活动中,杭州市工商联考察团在康定市就当地重点项目、农产品电商产销以及旅游品牌提出意见建议;宁波市工商联考察团与凉山州食品工业园区、现代苹果产业园、西昌钒钛产业园区等深入交流;杭萧钢构、杭州坤泽实业等企业与广元旺苍县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乐山马边县,中华老字号企业仁昌酱园与马边酱企达成共建品牌的意向;在达州万源市,舟山市工商联与草坝镇寨坝村、大竹镇营盘村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下一步,浙江省工商联将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强与四川乡村振兴、经济合作等部门的合作沟通,抓好统筹协调,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协作和联合,进一步做好联系服务和跟踪落实,助力签约项目更好更快落地,引导浙商企业与重点帮扶地区精准对接、共赢发展。同时,分批组织实施南疆行、西藏行、吉林行等活动,以产业为纽带,以项目为主导,努力以市场化的手段激活对口地区资源优势,共创协作新局。 

附件下载: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 邮箱:guangcaishiye@sohu.com
  • 微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 微信:中国光彩会lguangcai_sy
  • 联系人:蔡文思
  • 电话:010-88386208
  • 传真:010-88386209
  • 邮编:100037
微信
微博

京ICP备18059431号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主办

开发单位  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