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益项目>专题报道>中国光彩事业四届五次理事会>相关报道
上海市光会第三届理事会五年工作总结
一
上海市光彩会自2008年7月换届以来,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领导下,在市工商联的推动和全市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参与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围绕上海的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组织、引导全体理事和广大民营企业家,顺应时代发展,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踊跃参与光彩事业和对口支援、社会公益工作,在光彩的旗帜上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五年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先富帮后富,促进共同富裕为宗旨,参与对口支援地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在市光彩会的组织下,有255家民营企业参与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建设,投资光彩项目295个,到位资金达109.7亿元。13个项目获上海市政府3403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市光彩会收到各类捐款8159.21万元,全部用于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的29个项目。开展感恩行动,慰问支内返沪困难老劳模348名,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上海市民营企业家用大爱之心、慷慨之举,为灾区捐款捐物达6.8亿元,共同托起了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希望。400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就业招聘活动80余场,有21000余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现场达成录用意向。推动区县工商联、光彩会,通过项目投资、资源开发、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安排就业等,为贫困人群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了一批热心光彩事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一)参与项目投资,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新贡献
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会、市政府赴外省市的投资活动。
2008年,组团参加第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吉林行”、“2008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中国济宁投资经贸洽谈会”、“第九届中国西部博览会”、赴都江堰市地震灾区慰问等重要活动,85位企业负责人参加。
2009年,以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为重点,组织民营企业家深入云南、四川、三峡地区、西藏、贵州等地开展项目投资,65位企业负责人参与,援建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59个,签定经济合作项目和战略合作项目24个。
2010年,先后组团到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新疆喀什投资考察,参与第五届苏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月星集团在喀什签约投资建设“月星上海城”商贸综合体项目;金博建工集团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石材产业园、物流中心、核桃油加工等5个项目。
2011年,组团赴上海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四州市、三峡库区、贵州遵义地区和长三角区域的洽谈合作项目,参与企业家达166人次。
2012年,参加了中国光彩事业宁夏行、西藏行、山东行、湖北行、抚州行、武汉行等活动,投资建设13个项目。另外,上海民营企业家还参与了三峡援建移民新农村项目、爱心助学公益项目、库区经济合作投资项目等;参加了第十九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四届南亚国家商品展、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新疆喀什经贸交易会、豫沪经济合作交流会、南京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会、南通行等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2013年是市光彩会组织活动最多,取得成效最为突出的一年。会领导率民营企业家参加了“中国光彩事业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行暨安徽省与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发展会议”、 “2013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参加第19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和湖北省武汉首届楚商大会;组织区县统战部、工商联到贵州遵义、毕节试验区对接“百企帮百村”活动。另外,市光彩会还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光彩事业延安行、西藏行、安徽行、赣州行、巴中行暨川商革命老区行等项目投资活动。吉祥航空、春秋航空近年先后开通了毕节、宜昌、遵义等15个老少边穷地区的航线。
(二)承担社会责任,为共享文明进步成果做出新贡献
1、以捐赠推动公益事业建设。市光彩会收到的各类捐款全部用于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并已通过审计。这些捐款,资助了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新疆莎车、四川雅安地区的灾后重建;资助了新疆莎车县图文中心、云南香格里拉县第一中学、西藏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贵州毕节地区小水窑、江西老区农村公路和城乡卫生院及学校、上海崇明县米行村道路和水渠等建设;资助了支内返沪困难老劳模和困难学生就学。
这些捐款,主要来自于本市民营企业家。其中单笔较大的有:均瑶集团捐资1000万元,建设对口支援地区新疆喀什莎车县图文信息中心项目;长峰房地产有限公司、紫江(集团)有限公司、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联合完成了中央统战部提出的东部10省市向贵州毕节实验区各捐赠1000万元的任务。
2、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每当中华大地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上海民营企业家都慷慨解囊,热情相助。五年来,市光彩会积极组织参与四川都江堰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累计为灾区捐款捐物达6.8亿元,在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运送到灾区。上海市民营企业家用大爱之心、慷慨之举,共同托起了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希望。
3、引导民营企业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为推动大学生、社会青年就业,市光彩会每年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教委联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采用专场、小型招聘会,借助“上海公共招聘网”、“民营企业招聘周专栏”和市工商联网站等,广泛发布招聘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建立通道,为民营企业吸纳人才搭建平台。据统计,五年来共举办各种招聘活动80余场,参与招聘的企业达4000余家,发布招聘岗位超过10万个,受理各类就业咨询20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约12万份,有21000余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现场达成录用意向,另有近20万求职者通过网络应聘。由静安区工商联主办的第九届百家民企人才招聘会的经验,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合作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简报上进行了介绍。上海汇银集团获“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
4、用感恩行动回报社会。按照“围绕上海市工作重点,结合光彩事业特点,形成感恩行动亮点”工作思路,自2010年开始,市光彩会贯彻中央统战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了慰问支内返沪困难老劳模为主要内容的回报社会感恩行动。2010年9月20日隆重举行了上海市民营企业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启动仪式,对上海348名支内返沪困难老劳模进行了慰问,企业家也受到了创业、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6月,全市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感恩行动慰问(帮扶)对象及人数为:老党员2187人、老革命642人、老模范1900人(含支内返沪老劳模)、资助原工商业者、老统战人士、军烈属、村干部及老先进、贫困家庭、困难学生等合计41403人(次),慰问金3324.864万元,捐赠实物372.499万元,招工扶贫2050人,培训扶贫480人,投资惠民项目103个,到位资金1283.67万元。
(三)适应形势要求,为深化光彩精神做出新贡献
1、为对口支援地区提供智力培训。近年来,市光彩会在积极引导、服务企业项目投资的同时,对对口支援地区人力资源帮扶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2月,在沪举办新疆喀什地区4个县22名工商联干部的培训;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成功为西藏地区医护人员医疗器械操作培训;2013年4月,市光彩会又在上海对青海果洛州27名工商联干部、民营企业家,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通过专家、学者及市工商联领导辅导讲课、到本市民营企业参观见学、与区县商会交流、专题学习讨论等形式,增强了对口支援地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多方好评。
2、参加世博场馆建设和服务。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是承载中华民族光荣与梦想的一届盛会。上海民营企业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作出了贡献。全市345家民营企业参与世博场馆的设计、建造、原材料供应、装饰、世博会期间的出行、餐饮、住宿、礼品、综合服务等。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15家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联袂打造了民营企业联合馆;62位民营企业家佩戴志愿者标识担当体验志愿者;一批批民营企业家冒着酷暑深入世博园区慰问执勤部队、公安和世博志愿者。世博会结束后,市光彩会举办“上海百家知名民营企业世博会服务者专场招聘会”,210家民营企业参加,共提供6000余个岗位,现场录用1071人。
3、推进区县开展光彩活动。各区县工商联、光彩会注重结合实际,拓展光彩事业新领域。奉贤区光彩会引导民营企业面向农村兴办市场,探索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结合流通方式。浦东新区光彩会以项目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发动35个街镇基层商会,开展慈善联合扶贫帮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静安区光彩会针对区内企业特点,开展就业招聘、捐建光彩学校、组织光彩学校师生来沪参观等活动。徐汇区光彩会结合光彩帮扶工作,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赴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松江区光彩会联合新阶层人士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虹口区光彩会动员众多企业参与“千企联万户”活动。金山区光彩会积极推动“村企结对”。长宁区光彩会组织企业家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百企助百老”活动。嘉定区光彩会通过举办光彩事业主题活动,展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感恩回馈社会的风采。宝山区光彩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促进就业、克服困难少裁员。闸北区光彩会开展“闸北区百户特困家庭个案帮扶计划”助学活动。闵行区光彩会开展光彩助学、扶贫帮困、光彩拥军活动。杨浦区光彩会每年坚持开展一日捐活动。黄浦区光彩会一手搭平台鼓励民营企业家兴办光彩事业项目,一手开展点亮光明工程主题公益活动捐资助学。普陀区光彩会对全区80岁以上劳模、重病劳模、特殊困难劳模全覆盖帮扶。青浦区工商联把感恩行动帮扶对象扩展到困难支前模范、抗美援朝老兵。崇明县工商联坚持依靠骨干民企投资惠民项目、关爱农村困难老人、贫困学生。近年来,黄浦区光彩会、长宁区光彩会、普陀区光彩会、闸北区光彩会、静安区光彩会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光彩会光彩行活动。
4、举办光彩事业主题宣传活动。上海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和光彩会汇聚各方力量,每年举办光彩事业活动日。上海光彩事业主题活动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加强,已成为展示民营企业在对口支援、西部开发、捐建光彩学校、促进就业、扶贫济困及各项公益活动中突出业绩的重要窗口;成为汇聚民营企业主动融入光彩事业重要平台;成为把“两个健康”精神落在实处,充分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品牌活动。
五年来,在市光彩会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下,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一大批热心光彩事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2009年,静安区光彩会、闸北区光彩会、杨浦区光彩会、金山区光彩会、奉贤区光彩会及宝山区工商联会员部荣获“2009年光彩事业组织奖”,丁佐宏、王岳祥、朱永兴、刘幸偕、杨桂生、周成建、林凯文、高华林、钱建蓉、童锦泉等十位民营企业家荣获“2009年上海光彩之星”。2011年,浦东新区光彩会、普陀区工商联、闸北区光彩会、宝山区工商联、闵行区工商联、嘉定区光彩会荣获“2011年光彩事业组织奖”,丁佐宏、王均金、纪德法、何忠孝、沃伟东、宋伯康 、张火法、张德安、陈伟峰、童锦泉等十位民营企业家荣获“2011年上海光彩之星”。2012年,市光彩会荣获民政部授予的中华慈善奖、中国光彩事业组织奖、上海市人道博爱奖集体、第二届上海慈善奖(优秀善组织)、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突出贡献集体;郭广昌、王均金、丁佐宏荣获中国光彩事业奖章,洋帆实业公司、高榕食品公司荣获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先进集体,普陀区工商联、钢之杰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分别获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突出贡献集体,丁劲松、袁立、严健军、陈伟峰、陈丽、丁佐宏、林凯文、马瑞忠、胡书芳、刘永行、陈海风、沈善敏荣获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突出贡献个人。
总结和回顾本届理事会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在过去五年里,光彩事业的积极开展,得益于市委统战部的有力领导。统战部领导带队参加光彩活动,为光彩事业鼓劲加油,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倾听广大民营企业家心声,研究部署光彩事业工作,用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企业家参与。
上海光彩事业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在重大时刻、危难关头,民营企业家发扬光彩精神,集聚精力、财力、物力,积极开展投资、培训、吸纳就业等活动。我们在赞誉这种精神的同时,更为拥有这么多参与光彩事业的民营企业家而感到骄傲!
二
光彩会肩负着团结和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弘扬光彩精神、躬行扶贫攻坚、为党分忧实践,体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责任。2014年,是深入贯彻和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契机、新的舞台,赋予了上海市光彩会新的使命,第四届光彩理事会将团结一心,努力把上海市光彩会打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责任的有效载体、感恩回馈社会的广阔舞台、展示形象价值的重要窗口。重点是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描绘了宏伟蓝图,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落到实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弘扬光彩精神,动员和激励更多民营企业家投身光彩事业,丰富和拓展光彩事业平台。
2.坚持以项目投资为主导,重点做好对口支援地区服务工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结合实际,落实中国光彩会扶贫要求和上海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精神,搭建好项目投资平台,关注转型提升和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资信息;关注高科技农业投资需求,为农业高科技向中西部发展铺路搭桥;关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特别是专业技术工人培训机构的扩展需求,为提高对口支援地区人力资源水平服务。组织企业到对口支援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毕节地区参与项目投资,扩大当地劳动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
3.弘扬光彩精神,开展“关心身边事、服务身边人”活动。进一步落实中央统战部在新形势下发展光彩事业的要求,结合光彩事业特点,切实围绕市政府工作重点,形成光彩事业和公益活动亮点。重点是针对社会关注、群众需要的项目做好先期调研,有序组织动员。如开展对本市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帮扶失独家庭,支持和资助民工子弟学校等项目,动员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把光彩事业与关心身边事、服务身边人有机结合,扩大社会影响。深入开展光彩行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家典型,不断拓展和深化光彩事业活动主题,推动光彩事业不断开展。